新型消費將迎來稅收政策支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要制定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帶動新型消費的稅收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措施降低移動支付費用成本。
今年以來,隨著直播帶貨、無接觸配送、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新型消費持續加快,為經濟增長帶來持續動力。
國家統計局8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生鮮電商、門店到家等在線零售業態迅速壯大,網絡購物保持快速增長。前7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5.0%,比上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直播電商等新消費業態逆勢增長,這些新消費業態和新消費模式,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動能。因此,要通過制定稅收政策,鼓勵這類新型消費的增長和發展,引導培育新的消費業態,積極為新型消費降成本、提質效,為促進新型消費奠定良好基礎。
“我國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消費手段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疫情期間其對消費發揮了重大的拉動作用,也推升了線上線下服務有效對接、模式創新,讓更多消費者體會到了新消費、新商品、新服務所帶來的方便和巨大魅力及吸引力,同時也帶動了社會就業。”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用稅收政策來鼓勵新型商戶和商業模式發展,減輕消費者的消費負擔。
近期,多地紛紛出臺政策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其中有的地方提出了用稅收政策鼓勵新消費。例如,江蘇省出臺《關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所得稅可享受“兩免三減半”政策,制造企業發生符合條件的信息化建設費用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新增項目放寬用地納稅條件。
談及如何制定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帶動新型消費的稅收政策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建議,可以從改善消費市場環境,降成本、提質效入手。稅收政策要有針對性、結構性地發力,對于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品質化等優質供給服務新業態的相關企業,可進行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這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有效應對市場風險和成本上抬壓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轉嫁給消費者的稅負,提升民眾可支配收入,提振市場消費熱情和經濟活力,進而暢通消費循環,激發消費潛力。
張依群表示,利用稅收政策可以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建議稅負要輕、納稅要便捷、要鼓勵創新,既要發揮新業態新模式對新型消費的帶動促進作用,激發消費潛能,釋放居民消費活力,又要促進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轉型,提升傳統消費的市場適應能力,讓消費真正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引擎。(包興安楊潔)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