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價格再次迎來一輪上漲,期貨價格突破2629元/噸,再次刷新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玉米期貨價格已上漲42.8%。
10月20日,玉米期貨高位震蕩為主,主力C2101合約交易區間在2581~2610元,盤中一度突破2600元,但隨后多頭減倉,價格又回到該整數關口之下。收盤價報2591元/噸,跌幅0.31%。
業內普遍認為,今年主產區新玉米上市時間推后,臨儲玉米庫存見底,導致玉米供應持續偏緊。加之種植戶有較強的惜售心態,加工企業、貿易商搶收新糧,都推動玉米價格不斷走高。不過隨著新糧上市,盤面或有高位回落風險。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魯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谷物部副總經理蔣博恒對第一財經分析稱,今年秋收之前,東北地區先后遭受“巴威”、“美莎克”、“海神”三場臺風侵襲,持續的大風暴雨天氣,導致當地玉米出現大面積倒伏,進而造成玉米產量損失和品質下降。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以及生豬存欄恢復,國內玉米需求呈現繼續增長的態勢,市場預期國內玉米產需缺口將進一步擴大。且隨著2020年玉米拍賣的結束,臨儲玉米也完成了去庫存周期,2012年至2015年間建立的2.3億噸臨儲玉米庫存消化殆盡,意味著后期國內市場存在的玉米缺口無法通過臨儲的陳糧進行彌補,玉米缺口只能通過市場購銷進行解決。
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2021年度的玉米產量將達到2.65億噸,比上一年增加了400萬噸,但是,2020~2021年度玉米國內消費量的預測值較2019~2020年度增加了1300萬噸至2.93億噸,預計2020~2021年度的玉米需求缺口為2800萬噸。
現貨方面,玉米價格也持續走高,突破2600元/噸的價格高位。國信期貨分析認為,基層惜售及貿易商用糧企業搶糧推動,是近期玉米現貨表現總體表現偏強的主要原因,因此短期玉米市場更多由貿易心態和資金情緒支撐。但隨著收割推進及價格上漲到較高水平,后期售糧心態預計會發生變化,考慮到期貨仍升水現貨,后市回調風險上升。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魏鑫認為,市場情緒高漲對于產區收購來說,在集中上市階段,盡管供給出現,但收購方也有準備甚至相互之間也有競爭關系,除了秋糧集中上市一定程度推動玉米價格的回調,后期重點需要關注替代品,包含陳糧和小麥,同時也需要關注高粱、大麥等能量飼料,尤其要關注配額外進口的玉米流向市場的相關途徑的體量。
蔣博恒分析稱,目前玉米和小麥的價差被拉大,山東聊城地區玉米和小麥價格基本持平,當地飼料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小麥來替代玉米進行生產。過高的價格已經對玉米需求端用量產生不利影響。
長江證券預計,由于國儲玉米數量有限,玉米或仍難以大量進入國內市場,后期不排除會增加玉米替代品消費的可能。當前國內玉米大幅增產或較為乏力,同時需求處于緩步上行通道中,國內玉米產需或仍將維持緊平衡狀態,國產稻麥及進口玉米替代品的規模或可達到2000~3000萬噸左右。(齊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