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行情的關鍵表面在于冷冬題材發酵和外貿訂單回流。實際是因為一直以來棉紗和坯布環節低庫存、低負荷運行。為了滿足“雙十一”和圣誕節訂單,紡企和織廠進行原料補庫,產業鏈呈現出“銀十”好于“金九”的局面,帶動整個產業鏈價格上漲。
國慶長假后棉價高開高走,情緒氛圍與國慶長假前截然不同。節前,盤面重心緩慢振蕩上移,9月8日晚棉價大幅下跌,迅速完成調整。隨后新棉陸續開秤,面臨籽棉搶收情況,棉價反彈,價格重心繼續上移。國慶期間,冷冬題材發酵,下游訂單帶動紡織原料共振,主力合約CF2101大漲2000元/噸以上,補漲回春節前高點,隨后再度回落。
節后大漲的三個原因
此輪上漲的背景在于宏觀復蘇疊加農產品共振。從3月23日棉花期貨歷史上第三次跌破萬元關口以來,宏觀復蘇邏輯提振大宗商品市場,品種間輪換上漲。尤其是農產品板塊表現格外亮眼。在這種上漲氛圍下,棉價價格重心不斷上移。但與其他農產品走勢不同,由于下游紡織服裝業恢復速度較慢,棉花2019/2020年度的基本面呈現供大于求格局,導致一直以來棉價上漲緩慢。
此輪行情的啟動在于籽棉高價搶收。由于新疆軋花廠擴張,導致新疆棉加工產能遠大于棉花產量。今年籽棉產量增加但質量下降,引發可交割品數量的擔憂。籽棉收購價格不斷攀升。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3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71.9%,同比提高5.0個百分點,其中新疆采摘進度72.6%;全國交售率85.9%,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其中新疆交售率91.9%。另據對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業的調查,截至10月23日,全國加工率37.9%,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新疆加工37.6%。
引爆行情的關鍵表面在于冷冬題材發酵和外貿訂單回流,實際是因為一直以來棉紗和坯布環節低庫存、低負荷運行。為了滿足“雙十一”和圣誕節訂單,紡企和織廠進行原料補庫,產業鏈呈現出“銀十”好于“金九”的局面,帶動整個產業鏈價格上漲。
短期不確定性加大
USDA調減全球棉花產量,調增消費量。據USDA的10月棉花供需月報顯示,2020/2021年度全球產量環比調減90萬包,消費量環比調增150萬包,進口量環比調增50萬包,期末庫存環比調減270萬包,庫存消費比89%。
颶風不斷引發美棉產量擔憂。截至2020年10月18日,美國棉花吐絮進度為92%,比去年同期減少5個百分點,比過去五年平均值減少1個百分點。美國棉花收獲進度為34%,比去年同期減少4個百分點,與過去五年平均值持平。美國棉花生長狀況達到良好以上的占40%,與前周持平,較去年同期增加1個百分點,差苗比例為33%,較前周增加3個百分點。
輪入影響有限。當前內外棉價差大,不符合輪入啟動條件,需要內外價差收斂。節后此輪上漲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端和需求端,而非供給端。籽棉搶收并不是因為產量減少,而是加工產能大于新棉產量,整體棉花新年格局呈現供需弱平衡,但庫存高企的格局。
冷靜看待后續訂單。當前“雙十一”及冷冬訂單支撐,加之部分外貿訂單回流,“銀十”表現好于“金九”。但目前可確定的訂單多數在10月底,后期新增訂單情況仍不明朗。并且回流的訂單僅是訂單轉移,全球紡織訂單并沒有新增。進入11月以后下游訂單的支撐力度或轉弱。
終端持續恢復,當月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累計仍弱于往年。9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當月同比增長8.3%;1—9月累計同比下降12.4%,跌幅雖逐月收窄,但顯著弱于往年。9月,紡織品出口增長33.4%,服裝出口增長2.1%;1—9月,紡織品出口增長37.5%,服裝出口下降8.1%。
宏觀復蘇疊加農產品共振,疫苗上市時間漸進,棉花中長期價格重心上行趨勢不變。但疫情反復下宏觀復蘇帶動的漲幅將放緩,后期訂單情況仍不明朗。雖然短期不確定性加大,但中長期上行趨勢不變。未來行情將在低估值價格重心上移與基本面支撐力度有限之間進行博弈,更不能忽視復蘇路上的潛在宏觀風險,價格重心不斷上移伴隨著波動率加劇。(鄭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