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從復興號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自立自強的作用。
規模穩居世界第一,超過其他國家總和;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中國標準”占84%;13種車型投運,時速從160公里到350公里形成全覆蓋……我國高鐵用短短十幾年就實現后發趕超,對當前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借鑒之一在于對科技自立自強有著清醒的認識,核心技術買不來也換不來。只引進利用國外技術,可能在短時期內獲得成功,但一方面要付出昂貴的代價,為他人作嫁衣,另一方面也會始終受制于人。我國高鐵在發展初期,就確定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路徑,最終一定要實現自我創新。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復興號終于成為中國的“金名片”。
借鑒之二在于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復興號的研制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由科研院所技術牽頭,集合產業鏈眾多企業力量進行集中攻關,最終實現突破。要解決“卡脖子”問題,也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基礎上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體制,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借鑒之三在于持續創新。科技的進步可以說是瞬息萬變的,一個關鍵技術的突破,就有可能給行業發展帶來質變。雖然我國高鐵技術在短時間內實現了世界領先,但國外競爭者并不會甘于人后,各種研發都在持續開展。為保住競爭優勢,我國高鐵行業始終堅持創新,持續開展科研攻關和實踐運用,不斷突破高寒、高原等一系列復雜環境下的技術難題,使得我國動車組技術持續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齊 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