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捏“界面皮膚”
輕觸“界面皮膚”
有沒有覺得你的智能手機正在變成你的一部分?一款新開發的手機套擁有一層逼真的“皮膚”,據說可以對人的接觸如捏和撓癢癢做出反應,實現表達情緒的消息傳遞功能,如用力抓握界面表達憤怒,撓癢癢則會產生一個大笑的表情,輕拍則會產生一個驚訝的表情。據報道,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研究在這種“皮膚”中嵌入毛發和溫度特征,未來可望讓人們常用的交互設備“起雞皮疙瘩”或“出汗”。
“界面皮膚”分“真皮層”、“皮下皮層”
近日,據《每日科學》報道,布里斯托爾和巴黎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類似皮膚的人造膜,用于增強手機、可穿戴設備或計算機等交互設備的互動性能。報道稱,這種新界面將觸摸技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布里斯托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法國巴黎電信和索邦大學合作開發的“界面皮膚”在外觀和感知分辨率上都模仿了人類皮膚。研究人員采用生物驅動方法開發出來的“界面皮膚”由兩層硅膠制成,分別被稱為“真皮層”和“皮下皮層”,中間是一層由超薄導線構成的電極層,充當傳感器,對皮膚施加壓力會改變電線的電荷。
讓設備“感受”用戶抓握的壓力
這種“界面皮膚”比當前設備常用的剛性外殼更自然,能讓設備“感受”用戶抓握的壓力和位置,檢測出終端用戶做出的多種手勢,諸如撓癢癢、愛撫和捏捏等, 可以讓人們在使用手機或智能手表時擁有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為互動設備添加皮膚。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堅硬的外殼。但皮膚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界面,所以為什么不把它的豐富功能與我們每天使用的設備融合起來呢?”監督這項研究的布里斯托爾大學人機交互副教授魯道特博士說。
據介紹,人造皮膚在機器人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研究重點集中在安全、傳感和美容目的,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將人造皮膚用于增強交互設備的互動性能。“這項研究利用了‘皮膚的交互特性’,這種特性對人機交互特別有用。”研究人員制作了手機套、電腦觸摸屏和智能手表,以演示“界面皮膚”如何通過電腦與人類或虛擬人物進行交流來傳達富有表現力的信息。
下一步要讓“界面皮膚”更逼真
“智能手機的主要用途之一是通過短信、語音、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中介交流。在現實當中,當我們與某人面對面交談時,我們有時會使用觸摸來傳達情感,更普遍的是,我們會用觸摸來豐富談話內容。但中介溝通是通過設備來完成的,我們就失去了這種溝通方式。在這個項目中,我們試圖結合兩者的優點。”研究員泰西爾說,利用“界面皮膚”,研究團隊實現了用戶利用手機界面表達情緒的消息傳遞功能,觸摸的強度控制著輸出的表情符號,如用力抓握界面表達憤怒,撓癢癢則會產生一個大笑的表情,輕拍則會產生一個驚訝的表情。
魯道特指出,團隊開發的原型皮膚為未來“擬人化設備”,即具有人類特征的設備,打開了一扇門。“在許多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用機器部件來增強人類的能力,但我們卻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試圖讓每天使用的設備更像我們自己,也就是像人類一樣。”魯道特說。
“界面皮膚”研究團隊指出,“界面皮膚”提供了“自然的物理啟示”,這意味著用戶更有可能探索界面并發現新的控件。論文還列出了復制這項研究所需的所有步驟,并邀請對“界面皮膚”感興趣的開發人員共同探討。據報道,已有一名研究人員提出了在墻上貼“界面皮膚”的想法。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將在美國舉行的第32屆ACM用戶界面軟件與技術研討會上公布,團隊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觸覺裝置會變得普及。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研究如何令“界面皮膚”更加逼真。為此,他們已經開始研究嵌入毛發和溫度特征,這些特征足以讓人們常用的交互設備“起雞皮疙瘩”或“出汗”。(溫俊華)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