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1年人身險公司銀保業務原保費同比增長18.63% ,增額終身壽險是“流量王”
6月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銀行代理渠道業務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銀保業務保持健康平穩發展態勢,服務保險業轉型升級的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其中人身險公司銀保業務保費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在各渠道間保費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新單及期交業務實現雙線增長,業務結構與品質良好。從銀保產品來看,增額終身壽險占據銀保市場絕對主流地位。
數據顯示,2021年人身險公司銀保業務全年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990.99億元,同比增長18.63%,實現連續四年增長,原保險保費收入持續站穩萬億元規模,超過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總量的三分之一,業務占比同比上升3.73個百分點。
2021年各家人身險公司更加注重優化業務結構和內涵價值增長,不斷擴大期交業務體量,實現了新單與期交業務的同步提升。全年實現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7040.86億元,同比增長15.05%。其中,新單期交原保險保費收入2677.56億元,同比增長19.04%;躉交原保險保費收入4363.30億元,同比增長12.73%。
從長期險的產品構成來看,壽險業務穩定增長,其中普通壽險保費收入占比持續提升。2021年壽險業務實現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6947.03億元,占全年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的98.67%,同比增長15.24%;健康險增速放緩,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93.83億元,同比增長2.38%。壽險業務中,分紅壽險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4298.79億元,同比增長9.67%;普通壽險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2641.52億元,同比增長25.75%。
2021年,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具有的資金靈活度高,用途多樣的功能使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占據銀保市場絕對主流地位。終身壽險占據期交產品年度銷量前十中的七席。躉交產品銷售量前十的產品中,仍以分紅險和萬能險為主。
從渠道集中度來看,2021年銀保業務規模排名前十位的合作銀行實現簽單保費收入35.14億元,占銀保業務總簽單保費的比例上升至54.10%。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交通銀行5家國有商業銀行占據規模排名前十位中的五席。在重點合作的31家銀行中,中信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重慶銀行和渤海銀行保費收入實現了正增長。
保險業協會表示,2021年,銀保市場中互聯網保險業務規范化經營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銀保業務重回戰略視野,眾多公司加大轉型與投入力度。一是人身險公司個代渠道呈現持續深度調整態勢,為穩定業務平臺,各公司開始高度重視銀保業務的發展;二是銀行積累的大量中高凈值客戶日益被保險公司關注,銀行客戶強烈的財富管理需求易于實現場景化營銷并具有較高效率;三是隨著商業銀行綜合銷售能力的增強,尤其是更加關注專屬保險銷售隊伍的培養,使其在服務客戶過程中配置保險方案的專業優勢凸顯。商業銀行憑借自身穩定的客戶資源和銷售優勢,使保險公司重拾對銀保業務的戰略重視,加大戰略投入,著力調整業務結構,提升渠道價值,加速銀保業務從重規模向規模與價值并重的轉型。在此過程中,保險公司也積極探索高內涵價值發展路徑與銀保合作的新模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