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畢業季”與“鄉村振興”碰面,會產生什么變化?
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首次超過1000萬,就業壓力勢必加大。與此同時,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全面推進的第二年,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胡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面開發鄉村人力資本,意味著不僅要重視積極培育鄉村本土人才,還可以建立引導具有農業技術的城市人才進入鄉村。由此為解決鄉村發展的實際問題提供更多的可能。從大學生角度來看,前往鄉村就業、創業只是眾多工作中的一種選擇,一定要根據農村、農業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專家:鄉村對人才需求也很大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山東、四川、陜西等地實施“鄉村振興專員”制度,北京也持續招聘“鄉村振興協理員”,最近四年分別招聘的數量為:400人、522人、508人、461人。
對于“鄉村振興協理員”崗位的持續招聘,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陸繼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意味著鄉村缺少這樣的人才。借用外部人才資源,是彌補鄉村振興人才缺口的重要舉措之一。
她認為,不論是“鄉村振興專員”,還是“鄉村振興協理員”,這種持續為鄉村振興輸送人才的舉措起到三方面作用。一是,可以擴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二是,強化了基層干部人才隊伍建設,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直播帶貨等可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相關領域,更需要、也更適合大學生施展才華;三是,與普通村干部相比,這些鄉村振興人才具備很多優勢,比如文化素質高、懂國家政策法規、學習和表達能力強、勇于創新等。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團總支書記、助理研究員倪坤曉認為,招聘需求增加,說明鄉村對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對于這些吸引來的人才,要想留得住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制度、優化政策、落實福利,為鄉村振興協理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解決后顧之憂。二是強化引導、注重培育、不吝舉薦,分發揮人才的帶動作用,鏈接各方資源,促進資源間互動,相輔相成。三是要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確保各類人才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展所長、各盡其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
倪坤曉稱,“引得進”依靠的是政策環境,而“留得住”則要以人為本,充分激發體制外人才的活力,培養鄉土情懷。去做鄉村振興協理員的,都是對鄉村具有深厚感情的青年人才,是有志于扎根農村、服務鄉村振興的青年人才,一定要用制度、政策和情感去守護好他們的這份初心。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鄉村人才振興研究課題組研究人員雷澤提到,鄉村振興協理員從招聘對象上來看要求是北京生源,對于他們來說實際上就業壓力并不大,之所以成為鄉村振興協理員,主要還是他們有志于扎根農村、服務鄉村振興,想要盡可能地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日本等國這樣做
國外發達國家也經歷過類似鄉村振興的階段,一般在這一階段,也通過完善立法、制度等措施,吸引人才到鄉村工作。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鄉村人才振興研究課題組研究人員雷澤稱,德國最關鍵的舉措是出臺相關保障政策,為新進入農村的青年農民提供優厚的補貼,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農村生活、促進鄉村振興,而這些被補貼吸引來的高素質人才也為德國農業農村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當前,日本農村面臨農村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發展活力不足等狀況,嚴重制約農村發展。2021年,日本農業生產經營人員中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占比已接近70%,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平均年齡為68歲。
胡霞稱,日本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有從農意愿且具備與農業產業相關聯技能的城市居民前往農村開展支農工作。2016年,日本主要的支農隊伍已統合為“地域振興協力隊”。日本政府組建支農隊伍的目的,旨在引導城市居民移居到人口過疏和老齡化現象嚴重的農村地區,一方面為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的開發、銷售和宣傳工作提供幫助,另一方面為當地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支持。
她提到,根據調查,支農結束后,有超過六成的隊員選擇在當地定居。因此,可以說“地域振興協力隊”政策起到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積極作用。日本政府計劃在2024年將隊伍規模擴大至8000人。盡管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的趨勢難以得到根本性扭轉,但當前日本每年也有約2萬名50歲以下具有專業技能的青壯年人士新進入農業領域。
還有韓國,為吸引更多大城市人口轉向鄉村,解決人力資本緊缺現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歸農·歸村”計劃。該計劃面向在鄉村以外地區居住達1年以上的人口,重點在于引導城市青年和退休人員歸農、歸村。
倪坤曉稱,中國應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通過提供相關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農業農村人才教育培訓體系,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教育評價體系,構建有效的農業農村人才培育管理體制等舉措,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人才培育成效。
雷澤補充稱,當前,我國鄉村人才發展面臨農村工資收入、生活保障等與城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的現實,雖然這些差距會在農業農村的快速發展中逐步得到改善,但仍需出臺強有力的保障政策,借鑒德國等國的鄉村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鄉村人才的激勵機制,吸引各類人才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