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銀行理財公司管理產品規模(僅以理財公司口徑計,不含未遷徙的母行管理產品,下同)繼續健步上揚。
10月17日,券商中國記者從多渠道獨家獲取并匯總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6家國有大行理財公司及招銀、興銀、光大、平安共10家理財公司的產品管理規模突破16萬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取的幾組數據中,兩大特點已經顯現出來:一是今年第三季度理財公司“貨架”上不同類型的產品規模及占比變化明顯,固收類維持快速增長、混合類表現欠佳、權益類增勢迅猛;二是理財公司現金管理類產品占比進一步壓降,已有理財公司整改工作進入收官階段。
十家理財公司產品規模增逾1.5萬億
今年第三季度,銀行理財公司管理產品規模(僅以理財公司口徑計,不含未遷徙的母行管理產品,下同)繼續健步上揚。
券商中國記者從多渠道獨家獲取并匯總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6家國有大行理財公司及招銀、興銀、光大、平安共10家理財公司的產品管理規模突破16萬億元,第三季度增長超1.5萬億元;其中,6家國有行理財公司規模即將站上10萬億大關,較6月末的9.13萬億穩步回血。
今年第三季度,理財公司“貨架”上不同類別產品規模及占比變化差異明顯:固收類持續高增,混合類顯著萎縮,權益類增勢迅猛。其中,得益于固收類產品快速增長約1.6萬億,帶動10家理財公司產品規模整體較快增長,10家公司固收類產品占總規模比例提升逾1個百分點至94%;混合產品則表現欠佳,10家公司混合類產品余額萎縮逾500億,占比較6月末下滑約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10家理財公司權益類產品規模在第三季度增勢迅猛,較6月末增長30%,創出今年環比單季新高,較高的增幅與權益類產品規模基數小直接相關。具體按主體來劃分,6家國有行理財公司的權益產品,不管是余額還是占比均在三季度明顯提升;而4家股份行理財子的權益類產品余額,則與6月末相比變化不大。
現金類產品整改臨期,有公司11月提前完成
在理財公司產品規模穩健增長的同時,銀行理財公司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正在進入整改攻堅期。
券商中國記者通過調研獨家獲知,目前已有銀行理財公司的相關工作進入收官階段,其中一大型理財公司預計將在11月提前收尾完成。
券商中國記者從可信渠道匯總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以子公司口徑統計(即需要刨除以母行名義發行的、未遷移至子公司管理的委托管理現金管理產品規模),10家主要理財公司(6家國有行旗下理財公司、招銀、光大、興銀、平安理財公司)合計的現金理財管理產品占比已經降至不足31%。其中,五大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合計占比由6月末的約33%下降了1.33個百分點。
根據去年6月11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同一商業銀行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月末資產凈值,合計不得超過其全部理財產品月末資產凈值的30%。同一理財公司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月末資產凈值,合計不得超過其風險準備金月末余額的200倍。”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目前理財公司普遍參照“風險準備金200倍”的上限來執行規模約束。這意味著,即便大多數理財公司占比目前仍高于所謂“30%紅線”,但如果按“風險準備金200倍”來計,大多數公司并沒有超標;而且即便超出安全區間,相關公司后續也可以通過增加風險準備金的方式來為自身爭取空間。
與約束規模同步進行的,是產品形態的改造,和從資產配置層面凸顯高流動性。目前,多家理財公司已經將由自己發行管理和由母行遷移的現金類產品的申購、贖回確認時效由T+0轉為T+1,且將快贖額度降低為每日一萬元。同時,從理財產品資產配置情況來看,銀行理財半年報指出:現金管理類產品資產配置具有較高流動性特征,配置現金及銀行存款、同業存單資產合計占比 57.32%。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