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是疫情中的高風險場所。隨著人們生活逐步回歸正常,醫院接診量也逐日回升,如何保障市民就醫時的安全,院感防控工作尤其不可松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自疫情之初就從未停止接診,并在疫情期間承擔了上海很大一部分急診接診量。中山醫院全面篩查并及時隔離轉運陽性感染者的經驗,對維持醫院正常開放運轉至關重要。
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近日在一場國際醫療質量與安全會議上提出觀點:“要通過Ct值來判定陽性感染者的傳染性,從而更精準地劃定密接者的范圍,不至于出現劃得過大或者漏網的現象。”
他強調,不僅僅要關注核酸陽性、陰性,而且一定要注意Ct值,并正確理解和應用Ct值。“以前我們判斷密接者比較簡單,如果一個人核酸陽性,則整個病區,甚至整棟樓的人都判為密接,但這樣的判定方式是不精準的。”胡必杰表示。
Ct值是反映病毒載量的重要數據。Ct值越低,表示病毒載量越高;Ct值越高,表示病毒載量越低。例如Ct值是20的核酸陽性標本,和Ct值是40的標本相比,病毒載量可能相差百萬倍。
胡必杰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與兩年前的院感防控相比,現在不同的情況是,憑借高頻度篩查的核酸結果,可以根據陽性者核酸Ct值的大小,來判定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和傳染性高低,結合發熱等癥狀、流行病學調查,甚至胸部影像學表現和血清抗體,能夠辨別陽性人員感染的階段(起病階段或康復階段),從而對傳染性有進一步的分析和研判,可更加精準地劃定密接圈。”
他進一步稱,如果感染者的傳染性很小,密接者的圈子可以劃得很小,避免周圍人群不必要的隔離,避免醫務人員不必要的“非戰斗性減員”。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與疫情剛開始醫院院感的情況相比,目前總體形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隨著就診人數的增長,當下醫院正在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精準劃定密接圈也有助于緩解這一壓力。
“之前醫院專門提供一棟樓,把發熱門診撤下來的隊伍進行隔離,但現在病人多了,這樣的輪轉會導致人手不夠。”一位上海某醫院醫務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我們也在考慮是否把所有的密接醫務人員都要進行隔離。”
近兩個多月以來,上海各大醫院幾乎每天都在對工作人員、急診和住院患者、陪護人員進行核酸篩查,但并不是所有的醫院都會對核酸篩查的結果進行分析研究。這一工作在中山醫院看來非常重要。
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隱匿性強,很多人感染后沒有癥狀。“沒有癥狀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癥狀還沒有出現,另一種是他一直到感染最后階段都沒有癥狀。”一位正在上海老年醫學中心定點醫院支援的中山醫院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是患者剛剛感染的情況,那么病毒載量一定還會上升至峰值水平,然后下降,整個過程可能需要持續10天左右。”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項“新冠人體挑戰”實驗結果,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從感染后約1.67天起,咽拭子可測出陽性,在感染后約2.4天起,鼻拭子可檢測出陽性;此后,咽和鼻的病毒載量峰值會在約4.7天和約6.2天時到達。
這意味著,判斷感染者處在病程的哪個階段非常重要,如果是起病階段,他的傳染性還會進一步上升;而如果是處于恢復階段,那么傳染性則會越來越弱。
在胡必杰看來,在醫院每天核酸的情況下,只要采樣是到位的,那么一旦感染者被檢測出陽性,一定是病毒載量較低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即便發生醫院內感染,波及面不會大,不太可能出現明顯的集聚性感染。
除了強調正確認識并應用Ct值對院感防控的價值之外,胡必杰還表示,利用好醫院的負壓病房、做好醫療場所空氣通風、佩戴好N95口罩等傳統院感防控措施也非常重要。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