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白宮將于當地時間周一宣布,兩年內不會對太陽能進口產品征收任何新關稅,此舉旨在讓停滯的太陽能項目走上正軌。
受該消息影響,A股光伏指數高開高走,放量大漲逾4%,一舉沖破半年線與年線。
國際能源署上月曾表示,由于稅收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美國今年的新太陽能開發速度將下降6.8%,是全球少數幾個出現太陽能行業發展放緩的國家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若上述政策落地,將對出口業務比重較大的國內光伏企業形成重大利好,但對美國本土光伏制造商而言,發展肯定會受到沖擊。
光伏產品出口連續5年高增長
“一方面,美國不再征收新關稅提振了市場情緒,另一方面,隨著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光伏產業物流供應不再是問題,產業鏈逐步恢復至常態化運行,市場對全年需求高增持有高預期。”一位TMT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上述分析師還表示,隨著美國不再征收新關稅政策正式落地,這對國內光伏制造商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已憑借規模、成本、技術優勢成為全球光伏產業制造中心。從產能和出貨量來看,硅料產能中國企業占83%,硅片95%,電池片78%,組件70%,逆變器出貨量中國企業占比75%,EVA膠膜中國三大廠商出貨達到全球80%。
而自2021年以來,歐盟成員國如德國、葡萄牙等大幅上調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業內預計至2025年歐盟光伏裝機量的年化復合增速可達19%。雖擁有光伏龐大市場,但歐盟對光伏產品需求高度依賴我國出口。今年一季度歐洲向中國進口16.7GW光伏組件,同比增長145%。
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量逐年提升。數據顯示,2017~2021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增長率分別為30.3%、50.3%、61.6%、24.2%。出口總量由2017年26.13GW增長至2021年98.5GW。其中,2021年,海外光伏裝機量已達128GW,中國光伏組件海外市占率77%。
今年1~3月,全球光伏行業“淡季不淡”,由于歐洲對光伏產品需求急劇增加,尤其是在俄烏沖突下能源需求迫切,推動我國光伏出口規模繼續保持增長。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光伏組件出口約106億美元(約41GW),同比增長122.9%,印度、荷蘭、巴西是一季度組件出口主要市場,占整體出口57%。
有研報預計,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加速推進,2022、2023、2024年全球組件出貨量有望實現270GW、337GW、410GW,達到32%、25%、22%以上的增長。
業內預計,高景氣度下,2022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規模突破百億大關是大概率事件,且全球市占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2021年硅料廠商集體擴產,新增產能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釋放,隨著未來1~2年硅料新產能落地緩解供給瓶頸,硅料價格有望開啟下行通道,帶動硅片價格同步下行,光伏組件商在相關市場的盈利能力將得到一定程度擴張。
A股光伏巨頭持續擴產推動市占率
6月6日,市場聞風而動,多只光伏ETF出現大漲。個股方面,捷佳偉創(300724.SZ)大漲逾12%,晶科能源(688223.SH)收漲近9%,隆基綠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雙良節能(600481.SH)等頭部企業的股價漲幅均超過4%。
提升規模、降低成本是推動光伏行業發展的根本,規模擴張需要大量資金,由于資本市場便利融資渠道,光伏上市公司得以實現高速發展,成為行業高景氣度下的主要受益者。
組件出口規模逐年增長主要系國內光伏組件廠商持續擴產。目前,昔日在美股上市的光伏組件龍頭企業均已回A,如科創板的天合光能、晶科能源。老牌光伏組件龍頭隆基綠能正致力于打造光伏一體化。
近五年來,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4家A股頭部光伏組件廠商快速擴產,推動國內組件廠的產能集中度實現較大提升。
2018年~2021年,國內前五名組件廠商的合計市占率由38.4%逐年遞增至63%,預計2022年CR5將提升至68%左右。
從單家組件廠商的出口規模來看,天合光能位列第一。公司是國內老牌組件商,自2004年就開始生產銷售光伏組件,并于2020年登陸科創板。2021年,天合光能組件出貨量24.8GW,全球排名第二。公司主營業務中心為海外市場,2021年國內銷售收入占比34%、國外銷售收入占比66%,其中歐洲占比22%,為收入占比最高的海外地區。截至6月6日收盤,天合光能股價收漲6.33%,報65.85元/股,總市值1427億元。
組件以外,近幾年我國光伏電池片以出口為主。2021年電池片出口10.3GW,同比增加14%。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22年一季度,我國光伏電池片出口8.3億美元,印度、土耳其、泰國、韓國、越南占據出口市場72%市場份額。
A股市場的通威股份(600438.SH)、愛旭股份(600732.SH)的電池片出貨量排名位居前二。
需要指出的是,電池片成本構成中,硅片占比70%,銀漿占比13%,2020年以來,硅片價格高企,主要受制于硅料產能瓶頸導致供不應求。由此,電池片新增產能供給量由硅片產量確定。
“2020年以來,國內硅片、硅料新玩家數量快速增長,從項目投資到達產存在固定建設周期,再反映到電池片與組件的供貨規模。我們預計,今年四季度或是明年起,國內投產的多個硅片、電池、組件項目,將陸續有益于上游達產實現新增產能落地,原材料硅料產能的釋放尤為關鍵。”前述分析師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