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國近年來能源發展建設的相關情況:能源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有力支撐服務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下一步,為保障能源安全供應,能源發展改革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穩增長與調結構,立足于我國能源基本國情,處理好發展與減排、整體與局部、短期與中長期的關系。
當前國際能源市場持續動蕩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困擾,但我國能源供應形勢總體保持穩定。這得益于我國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放在重要位置。下一步,進一步筑牢能源安全底線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還需要繼續在“開源”和“節流”等方面做好文章。
【資料圖】
首先,在“開源”方面,要在保證能源生產供給總體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讓綠色低碳能源在總體占比中不斷加大,實現新能源與化石能源之間的互補和優化組合。
當前,我國的能源結構出現了顯著優化。數據表明,煤炭消費比重從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是歷史上下降最快的時期;綠色低碳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這一時期從16.9%上升到25.5%,占能源消費增量的60%以上。這也使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下一步,綠色低碳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規模會進一步擴大。今年上半年,能源領域重大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5.9%。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較快增長,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0.3%、7.8%和13.5%。預計“十四五”期間,在能源消費增量中,非化石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60%左右。
筑牢能源安全底線需要循序漸進,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化石能源仍要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前一段時間,煤炭價格猛漲,其中有相關企業等主體炒作的因素,但煤炭產能不能有效釋放以及煤炭供應量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相關部門為此多次召開會議要求有關地方和企業加大煤炭產量。
這種情況其實是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如果包括煤炭在內的傳統能源產品出現大幅波動,肯定會影響到能源供應的整體安全。風電、光伏等領域固然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主力能源,但它們也存在波動性大、不能連續穩定出力的特點。過去多年我們積累的傳統能源領域是基礎,不可以輕視。從這一點上說,“保源”也是“開源”的重要方面。
其次在“節流”方面,要繼續在節能降耗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雖然近年來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不少,但這與我們制訂的節能降耗目標及先進國家能耗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20%,以年均約2.9%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6.2%的國民經濟增長。同期,人均用電量從4000千瓦時增長至近6000千瓦時,超過英國、意大利,接近德國、法國等國家。
從2020年總體能源效率來看,我國單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當前,我國正處在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階段,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能耗水平的持續降低,尤其是在“雙碳”目標的要求下,還需繼續在降低能耗上持續發力。
其三是要加強法治建設和市場化的調節作用。在上述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要加強能源領域法治建設,健全能源領域法律法規體系,從而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也要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持續減少,通過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推進適應能源結構轉型的電力市場建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