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氣近日宣布“北溪-1”天然氣管道因故障無限期關閉,歐洲天然氣供給日益緊縮。
【資料圖】
而天然氣供應不足擾動多個行業。資料顯示,天然氣不但是民用和工業用燃料,同時也是合成氨和尿素等氮肥的原料。據IEA和彭博數據,歐洲化工業40%以上的原料來自天然氣,生產流程中所用能源的三分之一也依賴天然氣。
從近日市場表現看,維生素、環氧甲烷等歐洲產能占比較高的板塊表現亮眼。隨著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哪些行業能站上風口?
首先,天然氣短缺對化工業的擾動頗受市場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歐洲是全球化工的發源地,產業鏈完整,2020年全球化學品銷售額達3.47萬億歐元,歐盟銷售額位列第二。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歐洲天然氣供給不足沖擊化工品供給,長期或對全球供給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歐洲在抗氧化劑、乙烯、醋酸、MDI、TDI、維生素等化工品的供應端占據重要地位,歐洲的減產或將推動對應的細分行業進入上行周期,我國穩定供應全球的能力有望再度凸顯。
從化工業細分行業看:
維生素
開源證券表示,歐洲VA/VE產能分別占全球50%和30%以上,如果歐洲天然氣斷供將帶來供給端收緊,我國維生素行業有望進入上行周期。
野村東方國際指出,歐洲維生素的產能占全球產能的比重較高,歐洲開工負荷倘若受到影響,國內相關的競爭對手將會受益。
環氧丙烷
國融證券表示,歐洲環氧丙烷產能占全球比例25%,我國約占30%。目前已有國內廠商要加大歐洲地區產品供應,國內市場無法正常供應。8月初以來環氧丙烷價格從8000元/噸漲至10000元/噸,目前市場國內廠商開工率較高,產能提高空間有限。
不過,前海波本基金投資總監晉軍分析,北溪一號斷氣沖擊歐洲化工業,另外,近幾年我國環氧丙烷的產能大幅增長,國產出口替代成為近期板塊炒作的底層邏輯,但從目前來看,多數上市企業相關產品還是處于自用的狀態,還沒有達到飽和或者能夠溢出的狀態,投資者對板塊炒作應理性客觀對待。
除了化工業,能源業也受到歐洲天然氣短缺問題的影響。從具體細分行業看:
熱泵
中信證券表示,歐洲能源危機疊加中國“雙碳”戰略加速空氣能熱泵滲透率提升。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危機催化下,歐洲進一步追求能源獨立,可再生能源制熱替換進程有望加速。
中信證券進一步測算,預計至2025年中國空氣源熱泵市場規模將達到351.2億元人民幣,對應2021-2025年CAGR為14.6%;歐洲熱泵市場規模將達到174.7億美元,對應2021-2025年CAGR為27.9%。我國作為空氣能熱泵主要生產國,有望充分受益。
信達證券提到,在歐洲天然氣、電價快速上漲的大背景下,熱泵作為高效采暖、制冷產品需求量快速提升,我國熱泵出口企業或將受益于海外需求增長。建議重點關注具備規模優勢、渠道資源以及較大估值彈性的熱泵龍頭企業。
煤炭
開源證券指出,2017-2021年,歐盟天然氣平均消費量為16.9艾焦耳,削減的天然氣用量也有望被煤炭替代,預計2022年9-12月歐洲削減天然氣新增煤炭(5500大卡)需求約2201.7萬噸,2023年將新增煤炭需求6600萬噸。
開源證券進一步分析,歐盟對俄煤禁令正式生效,對石油進口的縮減也正逐步實施,北溪-1供氣面臨無限期停運,油氣替代性需求也轉向煤炭,海外煤價或將被繼續推升。
國泰君安認為,歐洲能源供應越發緊張,全球煤價將維持高位。“全球供給”+“國內需求”核心邏輯持續演繹,行業基本面強勢難改,板塊盈利穩定、估值極低、分紅可觀,長期高煤價下具備大幅提估值空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