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能源的投資是非常迅猛的。這些新投資,需要借助中國相對成熟的電池生產、裝備制造能力。”均普智能CEO解時來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這些投資極大比例是為了滿足德國車企需求。近幾年來,解時來見證越來越多的中國動力電池及配套企業深入德國市場。
中國與德國的汽車產業交互中,德國一直是汽車品牌和制造能力的輸出者,中國則是市場和制造能力的追趕者。中國是大眾集團等車企的全球最大市場,也為博世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提供廣闊空間。
【資料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中國企業帶來機會。謹慎和保守的傳統德國車企,未能激發出一個成熟的德國本土新能源生態。當它們尋求快速轉型,動力電池及配套裝備的缺口部分需要中國企業來填補。這一次,中國企業有希望扮演輸出者角色。
一座德國工廠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均普智能的德國工程師在自家公司與寧德時代德國工廠之間往返奔波,以協助后者打造一座現代化的動力電池工廠。
均普智能是一家總部位于寧波、全球化布局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寧德時代則是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最大的企業。這兩家中國企業的合作項目,位于德國圖林根州的埃爾福特市。
寧德時代最早于2018年拋出海外建廠計劃。該項目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于生產電芯的廠區,一部分是將電芯組裝成模組的廠區。
在新能源車的成本構成中,電池占據30%甚至更高的比例,它也是關乎新能源車安全性的核心部件。一座高標準的動力電池工廠,核心是保障其所產動力電池的質量和安全性,在此基礎上才是電池的能量密度或續航里程。
“新能源汽車里面最不安全的是電池。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是最高的,它可能比汽油能量密度要低,但是電池的穩定性遠遠差于汽油。”解時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電池是在一個封閉的結構空間里,中間有隔膜起到隔斷作用,一旦隔膜被刺穿或者老化,兩邊的化學物質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就開始燒起來了。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發生碰撞的時候,它會發生燃燒,而且燃燒得比汽油快。”
成功的傳統汽車品牌極力規避這些風險。
德國的汽車制造業發達,它既有寶馬、奔馳和奧迪這樣的豪華車品牌,也有大眾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傳統汽車制造時代的成功和成熟,在轉型的時期面對新技術,往往意味著更謹慎和保守。奔馳、寶馬等汽車品牌在新能源領域慢了一拍。現在德國銷售最好的新能源汽車是美國特斯拉,而非大眾集團旗下產品。
目前德國乃至歐洲缺乏有競爭力的本土動力電池企業。相反,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帶動下,既產生了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的動力電池企業,也有均普智能這樣的頭部制造裝備配套企業。
“鋰電池精密結構件,核心難點在電芯的各種成型工藝和焊接工藝,電芯形狀有圓柱、方殼等不同形狀,要求設備節拍很高,對穩定性、可重復性、尺寸精度要求也特別高。”解時來介紹說,均普智能有40多年汽車行業制造經驗和核心know how,較早布局新能源汽車各細分領域,尤其是動力電池方面的智能制造技術、不同電池種類裝備行業經驗等覆蓋面較廣,當地生產當地交付,實現客戶端的本地化就近服務。
“動力電池的工藝環節比較長,歐洲本土的整體技術配套確實要差一些。”解時來評價說。寧德時代尋找電池模塊智能制造設備的供應商時,均普智能成為合作方。均普智能的德國工廠距離寧德時代工廠只有半小時車程,工程師來去便捷。
在這座工廠,均普智能負責的電池裝配和測試訂單的執行,涉及交付多個電池模塊的重新包裝系統。這些系統的實施是將模塊從多組電池中取出,進行開路電壓測試。測試結束后,模塊被放置在一個托盤中,該托盤以滿負荷存儲在一個七層的貨架設置中,然后由叉車運送到組裝和包裝過程的下一個步驟。
“前期中國團隊參與做方案和技術評審,包括一些原材料的確定。產品產線交付階段則是德國本土執行的。”解時來表示,均普智能目前在歐洲有四家工廠,以及兩個服務中心,近千人的隊伍。他希望將中國地區成熟的制造能力和德國本土的執行力結合起來,“把兩邊串起來”。
寧德時代這一原計劃投資2.4億歐元的項目,后來追加至不超過18億歐元。目前它已獲得8GWH電芯生產許可,正處于設備安裝階段,第一批電芯將在2022年年底前下線。
一波投資趨勢
國內企業對于搶占德國動力電池市場,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我覺得寧德時代也好,蜂巢能源和國軒高科也好,在中國的投資非常迅猛,尤其今年今年的上半年和去年下半年投資非常旺盛。現在歐洲的動力電池投資相當于中國的兩年之前。”解時來對記者表示:“我個人感覺歐洲的新能源電池缺口很大。如果說中國市場已經成熟的話,歐洲還是在早期的快速提升階段。”
最新行動的是蜂巢能源。它9月9日宣布在德國的勃蘭登堡州建設其第二座海外工廠,以生產動力電池的電芯。
蜂巢能源的第一座海外工廠也是在德國。它兩年前選定德國薩爾州,總投資20億歐元建設一個電芯模組工廠和一個PACK工廠,前者的預定投產時間是2023年,后者則是2022年年中。蜂巢表示項目投產后可滿足30萬到50萬量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需求。
薩爾州的項目“模組和PACK現在已經在建了,設備今年年底就發過去了。”蜂巢能源CEO楊紅新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座工廠由于采取綠地開發的模式,成本不低,而且耗時頗久。
“廠房建設成本是中國的4倍到5倍,人工成本是中國的5倍,原材料當地又沒有。原來它的電還是挺便宜的,現在電價太貴了。”楊紅新說。
所以,蜂巢能源位于勃蘭登堡州的項目“換了個模式”。它的廠房是現成的,購買自丹麥風機制造商維斯塔斯,改造后即可使用。這為蜂巢能源節約大量的土地平整、環保評估等時間。
正在加快投資步伐的還有寧德時代。8月份,寧德時代宣布于匈牙利投資73.4億歐元,建設其在歐洲的第二座動力電池工廠。這一投資項目,比早期在德國埃爾福特市的投資更加雄心勃勃,且已經得到了戴姆勒奔馳的初步合作訂單。
國軒高科是安徽的一家動力電池企業,此前德國大眾企業完成了對該企業的投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在今年的6月,國軒高科啟動其德國哥廷根的首個電池生產運營基地,該項目分為兩期先后投產,以實現總體18GWh的產能目標。國軒高科的投資,其中一座工廠是對博世集團舊廠房的改造,后者也在經歷向新能源時代的轉型。
此外,孚能科技對德國的投資是在2019年宣布的。它原計劃在德國的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和研發基地。
中國動力電池的投資,往往根據主機廠的需求而設。比如寧德時代在歐洲的投資,有寶馬汽車的訂單作為支撐;而據楊紅新透露,蜂巢能源的工廠大部分是滿足德國車企的需求,并兼顧部分法國車企訂單。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對于德國的投資,往往能帶動國內配套的供應鏈需求。楊紅新的感覺是,中國企業難以在當地找到配套的供應商,需要“把中國成熟的工藝跟設備移植過去”。
“最近這兩年里面,歐洲的新能源的投資是非常迅猛的。這些新投資,需要借助中國相對成熟的電池生產、裝備制造能力。”解時來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現在很多出海企業還是在找國內的配套企業去做產線交付。”
一場歷史機遇
均普智能、蜂巢能源以及寧德時代等企業,正在參與的是一場中德汽車產業歷史性的變革。
現代汽車誕生于德國,且一直是德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中德汽車產業的交互中,德國一直是品牌和制造能力的輸出者,中國則是市場和制造能力的追趕者。
德國車企從滿足富裕人群的的高端車型,到滿足普通消費者需求的中低車型,都能在中國市場斬獲良多。大眾集團的全球最大市場在中國,它每年在華銷售量數百萬輛汽車。中國也是寶馬、奔馳和奧迪的第一大市場,中國富裕人群購買了三分之二的邁巴赫產量。德國的汽車核心部件廠商,同樣如此,博世集團2021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280億元。
中國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之前一直無法在德國市場找到突破口。傳統汽車穩定的技術研發和長期積淀的品牌影響力,構成牢固的市場格局,不給后來者以機會。
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可能改變中德汽車交互的“單行道”模式。兩國汽車產業之間,有希望形成一種新的紐帶。用解時來的話說,國內從動力電池開始,有一些制造能力反向輸入德國,“這已經在進行過程當中了”。解時來透露,早在兩年前,均普智能就參與編制了VDMA(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協會)主導發起的《2020-2030電池生產制造白皮書》。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能否在德國、乃至歐洲扎根,部分取決于中國企業的技術能力和決心, 部分取決于市場的競爭者。
歐洲本土缺乏獨立的動力電池企業,Northvolt是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之一,但其市場規模還未能排進全球前十。德國的本土車企,開始興建自己的動力電池工廠。大眾集團準備在歐洲建立6個動力電池工廠,每個工廠的年產能將會達到40GWh。
韓國企業和日本企業是更有力的競爭者。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調研顯示,以裝機量計算,今年上半年LG新能源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寧德時代。LG新能源為全球前20家汽車品牌中的13家提供動力電池,其中包括了德國的大眾和戴姆勒集團。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穩定的電池供應和提升其性能表現。預計到2025年全球產能達到540Gwh”,LG新能源在回復第一財經的采訪時表示。LG新能源目前的生產基地分布在歐洲、美國、中國、印尼和韓國。“通過在全球主要地區建立生產基地,LG新能源為不同市場的合作伙伴實現快速就近供應,達到物流的降本優化,同時可迅速的洞察當地政策和市場變化,并不斷加強全球的競爭力。”
在德國企業層面,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等都推出了新能源轉型規劃。對于希望拿下德國車企訂單的全球動力電池企業,有數年時間的窗口期完成卡位。中國企業如不能在這期間站穩腳跟,則可能鎩羽而歸;如果獲得市場認可,則有望重塑中德汽車產業紐帶。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