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廣州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以下為發布會要點匯總:
廣州昨日新增2377例本土感染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11月7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2377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17例在社區篩查、主動就診中發現,其余均在隔離觀察或高風險區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2263人、輕型113人、普通型1人。以上感染者均已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病情均穩定,無重癥、危重癥患者。
海珠區單日新增2212例感染者,仍主要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近期散發陽性個案涉及管控區外的高職院校等重點場所,目前正在全力處置中。
廣州本輪疫情早期“震中”部位多個點和片區降級解隔
張屹表示,對照各級相關防控要求,專家研判,近兩天海珠區的赤崗、南洲、江海等11條街的部分管控點、管控片區,和白云區的嘉禾、均禾、黃石等11條街的部分管控點、管控片區實施降級或解隔。關注廣州近期疫情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以上降級解隔的點和片區大多分布在本輪疫情的早期“震中”部位。整體上看,雖然這些街道轄區內新增陽性感染者仍有發現,但局部分析,以上區域居民規范落實管控措施,符合規定的降級解隔。在全力處置疫情同時,努力做到條件成熟一個解封一個,不猶豫、不拖延,最大程度降低疫情給居民工作生活帶來的影響。
張屹說,我們通過加大轉運隔離力度,努力降低中高風險區內人口密度,相關區域內的疫情傳播風險得到一定遏制,但近兩天在中風險區周邊區域的核酸篩查中仍陸續發現陽性個案,提示我們,中風險區域周邊及非風險區域的社會面傳播風險依然存在。
海珠區持續強化社會面管控措施
廣州市海珠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傅曉初介紹,海珠區持續強化社會面管控措施。對全區415個物業小區、207個無物業老舊小區開展督導,通過派發出入卡等形式,減少人員外出。對布匹市場周邊,尤其是新滘路、新港路、廣州大道、東曉南路、工業大道等主干道沿線,以及未納入管控范圍的城中村等重點部位加大管控力度。分組分片對園區、商鋪、市場等場所開展全天候巡查監管,確保除生活必需品經營場所外的其他場所都暫停營業。
同時,傅曉初表示,海珠動態調整封控區域風險等級。針對疫情形勢的發展變化,分區分片“及時封控、及時解封”。
廣州荔灣區西村街數例核酸檢測結果異常,波及范圍有擴大趨勢
張屹介紹,荔灣區的西村街近日發現數例核酸檢測結果異常,波及范圍有擴大趨勢;白云區的均禾街、嘉禾街管控區內仍有病例出現,區域疫情風險依然存在,云城街、鶴龍街有感染來源不明的散發個案,我們堅持發現一起處置一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