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多日的鄭州二砂文化創意園終于漸漸安靜下來了。
11月12日上午,一則來自“鄭州發布”的信息證實,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不再將鄭州二砂文化創意園(下稱“鄭州二砂”)作為方艙醫院(醫學觀察點)建設。
(資料圖片)
此前,鄭州市曾下發通知稱,根據目前鄭州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為做好冬季疫情防治工作,確定在鄭州二砂文化創意園402工廠27號廠房建立醫學觀察點,預計床位10000張,“目前建設工作已于2022年11月3日正式啟動,預計12月8日前交付使用。”河南省通信管理局鄭州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下發的一則通知,亦證實了該信息的真實性。
多位居住于鄭州二砂附近區域的居民告訴第一財經,11月初以來,曾先后見到多批工人不斷進出,并將不少建筑材料運入,此外,部分廠房的玻璃也被敲碎更換。
資料顯示,“鄭州二砂”全稱為鄭州第二砂輪廠,位于鄭州市中原區,始建于1964年,是建國后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東德(即“民主德國”)援建的籌備成立的大型工廠之一。
占地7.42萬平方米的“鄭州二砂”,不僅曾是亞洲最大的砂輪廠,也因其擁有的亞洲最大的包豪斯建筑群,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和歷史文化意義,成為老一代鄭州人的集體回憶。
所謂“包豪斯風格建筑群”,是由德國設計師設計的帶有包豪斯風格的單層弧形鋸齒式屋頂,異常巨大通透,站在建筑內部,毫無逼仄、壓抑的感覺。
此次被征用的27號廠房,則是單層廠房,占地7.42萬平方米,曾是當時全國單體建筑最大的廠房。
在“鄭州二砂”建成之后的30年,一直是鄭州工業發展的標桿企業。高峰時期的1980年,全廠擁有8000多名工人,全廠工業總產值8508.5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成為全國最大的綜合性磨料磨具生產企業,但此后不久,伴隨著經營、技術等多種因素,二砂歷經改組、上市、重組、退市后,亦再難見當年的雄姿英發。
2019年10月7日,鄭州第二砂輪廠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之后,鄭州市亦開始加強對鄭州二砂工業文化遺產的開發和利用,并以其包豪斯風格建筑群為基礎,推進成立二砂文創園,結合“文創+科創”,擬將此打造成為鄭州國際化大都市城市文化新地標。
但再次卷土重來的疫情,打亂了鄭州二砂文創園的建設步伐。
11月初,有居住于鄭州二砂附近區域的居民發現,原本因疫情而變得安靜的廠區,卻頻繁有工人進出,部分廠區燈火通明,并不斷有“叮叮咣咣”的聲音傳出,之后,鄭州二砂擬建為方艙醫院的信息,最終被媒體證實。
11月9日上午,鄭州市相關部門在接受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證實了鄭州二砂部分廠區正在被建為方艙醫院“確有其事”,但同時解釋稱,在二砂建設方艙醫院,借用的是閑置廠房,并非改造,并不會對文物本體造成損壞,也不改變文物外觀。至于部分市民擔心的“60年歷史的天窗玻璃被敲碎”,實際上是為了應對即將來臨的冬季,更換了廠房早已損壞、透風的玻璃,但對文物本體不會造成影響。鄭州市相關部門還表示,在廠房內建設方艙醫院,并不涉及對文物本體進行改造,也不改變文物外觀,只是臨時使用空間,因此不需報批。
但變化在悄然發生。
11月10日晚,居住于鄭州二砂附近的居民發現,原本熱火朝天的工地,突然安靜下來了,一些工人也開始逐步撤離了。
11月11日上午,有媒體記者以市民身份咨詢國家文物局后獲悉,國家文物局已向下級單位作出指示,不會再出現此類(改建)行為。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發現,在鄭州二砂被改建為方艙之前,位于鄭州東區的一個規模頗大的會議展覽中心,亦被改造為方艙醫院,而位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鄭州方艙醫院一期,也于今年5月16日完工,鄭州方艙醫院共設有4005張床位,分二期建成,一期交付3276張床位。
當地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11月11日0時至24時,鄭州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06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051例,而此前一天的11月10日0—24時,鄭州市則新增124例確診病例、2864例無癥狀感染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