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需求共振下,近幾年,光伏行業步入高速發展階段。與此同時,2022年的一些超預期事件,如俄烏局勢、歐洲新的能源計劃,美國對東南亞進口組件實施兩年反規避調查豁免等事件刺激了海外光伏裝機規模增長。
(資料圖片)
我國是光伏大國,當新能源成為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投資賽道之一,資金予以光伏優待。Wind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29日,光伏板塊80只概念股的平均漲幅為69%、中位數40%。作為對比,半導體板塊的平均漲幅為0.72%,中位數錄得下跌(-10.35%)。
光伏產業的變化因素也在增多,如新一代電池技術演繹、硅料降價后行業利潤空間轉移方向等等,這往往是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特征。
快速發展不止是技術攻堅,也伴隨著數字化的創新,通過數字化轉型讓企業具備新的競爭優勢,被認為是國內光伏企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的重點方向之一。
實際上,早在2022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就聯合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
《行動計劃》提出,要著力提升光伏行業發展水平,加快產業創新,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鼓勵光伏企業采用信息管理系統和數字化輔助工具;要通過光伏產業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智能光伏產品,建設智能光伏系統。
我國是光伏制造大國,并已經實現上下游的完整布局,硅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等主要產品的產量占全球近80%,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也都走在世界前列。今年前11個月,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74.3%,頭部組件廠商遠銷100多個國家與地區。
伴隨全球光伏裝機規模持續增長,中國光伏產能持續迅速擴大,硅片、硅料、電池片以及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的擴產公告紛至沓來,未來如何管理好生產與成本將成為重中之重。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光伏業內人士認為,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與數字化發展程度密切相關,數字化發展將成為光伏企業間“看不見”的戰場。
近年來光伏業務高速發展的“新勢力“雙良節能(600481.SH)董秘王磊對記者說:“對企業發展而言,數字化轉型不是一個‘選擇題’,做還是不做,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選題’,一定要做。”
據王磊介紹,雙良節能在數字平臺建立了仿真模型,可實時反映每一臺設備的信息、運行參數、能耗、和裝料信息。平臺通過數據采集和分析,掌握全部設備的生產、能耗、工藝參數情況,判斷設備的健康狀況,進行實時動態調整,保證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保障產品質量,實現設備智能。
降本增效是光伏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對于現階段的光伏行業而言,數字化帶來的全生命周期監控管理、生產和工藝流程可視化、降本增效的能力是對光伏、乃至新能源行業最直觀的變化。
目前,光伏頭部企業向多個領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節奏較好,但眾多中小企業仍處于較為初級的發展階段,整體數字化發展戰略與實施方向尚不明確。
王磊還表示,數字化是一個“一把手”工程,需要被高度重視、大力推進,用組織和機制來保障;數字化也是一個“專業化”工程,需要人才隊伍的支撐,一方面引進更多數字人才,另一方面加強自我培養,實現業務專家與互聯網人才的跨界融合。
現代化數字技術無疑能夠提升光伏行業高效精細化發展的可能性,但在推進數字化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在技術、平臺、大數據等方面更具有優勢,但缺少深耕光伏行業的專業人才,及相應的專業技能和行業經驗。光伏行業、乃至整個新能源行業來說,需要更多數字化作為支撐,這也是國內光伏廠商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下一個命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