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市值不足40億元、賬上貨幣資金僅為1.1億元的小市值公司,竟揚言要220億元投資鋰礦,難免讓人引起是“畫大餅、炒熱點”的嫌疑。
這家公司是A股的上市公司大為股份(002213.SZ),12月28日晚公告聲稱,公司要與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合作,斥資220億元建設含鋰礦、鋰電池產業鏈項目、新能源專用車基地三大項目,其中,鋰礦采選、碳酸鋰以及環保、尾渣處理項目投資90億元;鋰電正級材料、鋰電池相關生產項目投資120億元,新能源專用車基地投資10億元。
公司的全稱是深圳市大為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主打業務是半導體存儲器、內存條、手機及配件。過去,大為股份不曾與“鋰”打交道,如今突然盯上了“鋰”,而且220億的投資額度可見胃口巨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01或存在蹭熱點嫌疑
熱門的鋰礦、鋰電池產業鏈疊加這么大規模的投資,被解讀為跨界轉型新能源也是合乎邏輯的,基于此,第二天也就是12月29日,大為股份股價盤中一度一字漲停,但沒堅持住,尾盤上演高臺跳水,僅收漲幅5.38%。
沒堅持住的原因是有部分投資者認為大為股份有炒熱點的嫌疑,公司現有的資金實力難以支撐這么大規模的轉型。
截止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僅為1.1億元,總資產7.16億元,凈資產為4.05億。
而公司整體實力偏弱,業績規模不足10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大為股份的營收為6.4億元,歸母凈利僅為0.13億元;造血能力僅有千萬的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僅有0.127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為1.1億元。
羸弱的財務業績暴露了公司的支付隱患,因此,被部分投資者懷疑其存在“畫大餅、蹭熱點”的嫌疑。
根據官方披露,此次《220億元的投資合作協議》的保證金為2億元,均來源于公司自有資金。
再聯系到12月27日公司通過定增吸納3.13億元,扣除融資費用后的募資凈額為3.06億元。對此,亦有投資者懷疑,這筆資金極有可能是用來解決前文的2億元保證金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220億元的資金并非一次性支付,也沒有明確具體的投資進度時間安排,有可能是公司故意留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另外,雖然大為股份本身業績一般,資金實力弱,但大股東方面資金實力并不見得弱,未來大股東向其輸血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這次的定增就是一個開端的證明。
而且,大為股份在11月初也有類似的跨界動作,旗下的參股公司大為弘德與江西省井岡山方面簽署了《新能源專用車生產項目投資合同》,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
而大為弘德是一家新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實繳資本才3000萬元。
如果是畫大餅的話,連畫兩張大餅,公司的膽子也夠大的。
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證監會發來的關注函。2022這一年跨界鋰電賽道的上市公司并不少,其中有動真格的,也有蹭熱點的,動機不純者也引發了證監會的問詢。
02或將刷新估值邏輯
我們姑且認為大為股份真的有意圖跨界到鋰礦、鋰電池這樣的新賽道,并且假設公司也有能力成功落地,那么,大為股份的估值邏輯就發生變化了。
以2022上半年來看,公司的業務范圍比較雜(如下所示),主打業務為半導體存儲器,其次是手機及配件,雖然其中也有與汽車掛鉤的業務,但占比微小不到5%。
全球半導體存儲器銷售額在2018年到達高峰,隨后幾年便開始下滑,盡管在2020年開始逐步回升,但是回升的幅度較低。
半導體存儲器銷售額占集成電路整個產業的比重也是同樣的規律,在2018年下滑,面臨天花板。
老業務的天花板讓公司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來突圍,于是公司盯上了“鋰產業鏈”。
再看看此次欲轉型的新業務鋰礦、鋰電池產業,目前電池級的碳酸鋰報價以12月30日來看,生意社電池級碳酸鋰基準價為52.8萬元/噸,盡管相對于60萬元/噸的高位有所下滑,但是相對于年初依然增長幅度較大。
盡管鋰礦暴露出了周期性,但依然是估值較高的賽道,不然產業層面也不會吸引到那么多公司轉型。
其實,大為股份在汽車方面并非一張白紙,在車用緩速器方面較早就布局了,相繼開發出18 個規格 40 多個品種的電渦流緩速器。
但緩速器在汽車零部件板塊的成本占比并不高,遠不如動力電池,因此,公司想圍繞汽車作更加深入的文章。
作者|慧澤李
編輯|effi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