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環境及A股市場行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2022年A股股權激勵公告總數同比減少,但多期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數同比微增,年度占比在近6年來首度超過50%。那么2023年又有望迎來哪些變化?
【資料圖】
1月3日下午,榮正集團發布的《2022年度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踐統計與分析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2年度,A股743家上市公司共計公告762個股權激勵計劃,同比下降8.41%,其中多期激勵計劃多于首期激勵計劃,占比52.49%;同時,員工持股計劃公告數量創2016年以來新高,同比增25.11%。
榮正集團分析稱,2022年,宏觀資本市場的不振對股權激勵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部分上市公司對未來股價及業績預期不明朗等情況下,選擇謹慎觀望,但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常態化運用股權激勵。另外,隨著廣義股權激勵的規范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員工持股計劃,廣義股權激勵漸顯多元化發展趨勢。
進入到2023年,A股市場股權激勵制度有何優化空間,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榮正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合伙人鄭培敏認為,2023年A股市場有望實現全面注冊制,屆時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可能普及至主板,預計2023年的股權激勵公告數超過800家,達到1000家可能要到2025年。
2022年總量同比下降,多期計劃占比過半
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公告數量在2021年達到頂峰之后,2022年并未超越,總量略有下降。根據《報告》,2022年度,A股743家上市公司共計公告762個股權激勵計劃,較2021年度的832個下降8.41%。
其中,首期激勵計劃362個,同比下降17.73%,首期激勵計劃年度占比為47.51%(2021年度首期激勵計劃年度占比為52.88%);多期激勵計劃400個,同比增加2.04%,多期激勵計劃年度占比為52.49%(2021年度多期激勵計劃年度占比為47.12%)。
多期股權激勵計劃公告數占比提高是2022年股權激勵市場的一大亮點。對此,鄭培敏分析稱,A股市場股權激勵進入到常態期的中高級階段,不管宏觀經濟困難還是繁榮,越來越多的公司常態化運用股權激勵,說明公司對這一工具的運用已經較為嫻熟。未來股權激勵市場的增量除了新上市的公司外,已經實踐過的公司也會將股權激勵落實成為“常態化”的人才管理手段。
在激勵工具的選擇上,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已經成為主流的激勵工具。2022年選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作為激勵工具的占比37.66%;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作為激勵工具的占比33.07%;選擇股票期權作為激勵工具的占比16.93%;選擇股票期權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復合工具的占比7.61%;選擇第一類限制性股票與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復合工具的占比3.15%。
從定人、定量、定時、定價等角度看來,2022年度激勵對象人數占上市公司總人數的比重平均在13.00%,同比小幅下降;授予權益數量占激勵計劃公告時總股本的比重平均2.25%,較2021年平均2.29%的總股比例略有下降;59.06%的上市公司選擇“1+3”的時間模式,其中1年為等待期/限售期,分3年行權/解除限售;絕大部分遵循政策最低原則定價,少數公司進行了自主定價。
截至2022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2624家實施了股權激勵,股權激勵廣度(即股權激勵的覆蓋率)為51.79%,股權激勵深度(即上市公司平均股權激勵次數)為1.70。
整體從地區分布來看,沿海開放城市、華東及華南地區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數量要遠大于西南和東北部地區,廣東省在2022年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達160個計劃,占比21%;行業分布上,制造業在2022年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數量最多,達566個計劃,占比74.28%。
“雙創板”股權激勵覆蓋率超50%
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和創業板,企業股權激勵業務發展速度超過其他板塊。
《報告》顯示,2022年度,科創板上市公司公告了155個股權激勵計劃,創業板上市公司公告了240個股權激勵計劃,2022年度創業板股權激勵公告數量超過其他板塊。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創業板、科創板股權激勵廣度分別為62.50%和56.69%,創業板股權激勵廣度為各板塊之首。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股權激勵廣度超過50%,僅用了三年半時間。
“科創板企業作為人才密集型企業,對于股權激勵的需求遠勝其他板塊,通過對同時期在各個板塊上市的公司統計比較發現,科創板企業公告股權激勵方案的速率遠超其他板塊。”榮正集團分析稱。
在2019年7月22日后上市的各板塊企業中,滬主板、深主板、創業板、北交所公告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占新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分別為31.47%、28.17%、33.13%、12.35%,均與科創板的56.69%有較大差距。
目前開市滿一年的北交所,2022年公告了18個股權激勵計劃,占總公告數量的2.36%。其中,2022年上市的83家企業中,有3家在上市后當年即公告了股權激勵。
在注冊制改革之后,A股市場增加了戰略配售制度。《報告》顯示,2022年度,科創板、創業板新上市 274家公司,其中有138家在IPO同時開展了針對高管及核心員工的戰略配售,占比50.36%。其中:科創板2022年度新上市124家,實施了戰略配售的有90家,占比73.17%;創業板2022年度新上市150家,實施了戰略配售的有48家,占比32%。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戰略配售并不一定能夠“躺贏”。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盤價,在138家披露員工戰略配售的“雙創板”上市公司中,有60家上市公司尚處于低于首發價狀態,動態破發率超過50%。
但相比于“雙創板”,北交所員工戰略配售的實踐推廣有待進一步提高。北交所2022年上市的83家公司,尚未有企業披露針對高管及員工的上市前戰略配售情況。
除了股權激勵計劃和戰略配售之外,員工持股計劃也是企業激勵核心人才的舉措。
2022年A股市場員工持股計劃公告數量創出2016年以來的新高,達到289個,較2021年增長25.11%,其中首期員工持股計劃合計公告131個,較2021年增長27.18%,多期員工持股計劃合計公告158個,較2021年增長23.44%。
截至2022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1086家公告了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廣度為21.43%,員工持股計劃深度為1.60。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