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被視為上世紀的“中國第一高樓”——金茂大廈開始建設,不僅開啟了中國的摩天大廈時代,也翻開了上海浦東改革開放的新篇章。
(相關資料圖)
彼時,十四大報告提出,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
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浦發銀行誕生,用一個又一個創新去探索服務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和浦東開發開放的新模式。如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累累碩果,長三角一體化邁向全面深化,浦發銀行也已成長為金融旗艦。
2023年1月9日,浦發銀行迎來三十周歲生日。于浦發銀行而言,這是開拓進取的三十年,在闖練中創新,在創新中創業。立于新起點,浦發銀行將圍繞“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戰略目標,守正創新,以更大力度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穩增長,踐行國有金融企業使命擔當。
立足上海,助力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浦發銀行成立三十年,是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三十年。從1992年作為國家戰略提出,到2009年明確階段性戰略任務和戰略目標,再到2020年基本建成,歷經三十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斷迭代升級,成績顯著,完成了建立基本框架的1.0版和健全體系的2.0版,已步入3.0階段。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增長至2511萬億元,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達18.3萬億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規模為49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三;債券市場累計融資近34萬億元,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債券市場。
金融市場穩步增長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撐。作為誕生于上海、扎根上海的國有金融企業,浦發銀行深耕主場,依托自身金融市場業務優勢,持續推進金融創新與實踐,全力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一方面,積極參與要素市場建設,助力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影響力。截至2022年,浦發銀行與28家金融要素市場機構開展業務合作,其中與20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累計獲得各類要素市場業務資格77項,其中40項業務排名全市場前三。
上海清算所、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等諸多在滬要素市場機構的基礎建設,都有著浦發銀行的身影。充分發揮在場內外投資交易等各領域優勢、積極支持要素市場產品服務創新,近年來浦發銀行每年落地各類首單、首批業務超30項。
另一方面,全力推進金融對外開放,加快形成全球金融市場的“上海中心”。開放和創新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底色,也是浦發銀行三十年成長路的底色。自成立以來,浦發銀行積極參與債券、外匯、貨幣、貴金屬及大宗商品等各市場交易,為市場提供活力,發揮做市商職能,維護市場穩定。
以“債券通”業務為例,浦發銀行是北向通、南向通的首批做市機構之一,交易量始終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優秀報價商”“市場推廣獎”“活躍投資者”等獎項,為促進境內外債券市場雙向發展和擴大境內機構投資范圍做出貢獻。
另在與同業機構連接更為緊密的托管領域,浦發銀行充分發揮自身領先優勢,助力上海建設全球資管中心,而這,也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一環。
據悉,2022年,浦發銀行托管規模突破15萬億元,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如公募基金托管規模近四年平均增長率超過50%;行業首批全國職業年金托管業務實現全覆蓋;互聯網托管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在50%以上......根植托管制度土壤,于“百花齊放”的資管生態圈中,浦發銀行已然實現了快速轉型。
前進不止于此。在保持托管業務優勢的同時,浦發銀行還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強化托管業務對外開放配套服務,已與多家頭部外資管理人建立托管業務合作,將進一步發揮金融基礎設施服務作用,大力促進上海金融橋頭堡建設,助力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
搶抓機遇,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浦發銀行成立三十年,也是積極服務長三角的三十年。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浦發銀行集全行之力,投入優勢資源,不遺余力地加大支持。“長三角自己的銀行”“從長三角走向全世界的銀行”——這既是浦發銀行的定位,又是三十年成長路的注解。
在頂層設計方面,浦發銀行強化整體設計,加強總分行聯動。在業內率先成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管理總部,專門負責全行支持長三角金融一體化建設工作的整體部署和統籌推進,探索推動長三角區域分行差異化經營,并先后落地蘇州、合肥分行一地一策差異化經營,提升分行競爭能力。
有了專門的管理總部,浦發銀行還建立了支持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聯席會議機制及相應的議事規則,以推進總分行和分行間高效信息溝通,特別是為貫徹落實好《關于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深化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干舉措》,專門制定了《浦發銀行落實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干舉措細化落實方案》。
正是通過持續健全體制機制、統籌優化機構布局、強化地區間服務協同聯動,浦發銀行在長三角這片熱土上孕育了不少創新之果,加快推動了各類金融服務“同城化”,有效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這在數據上有著直觀體現。截至2022年11月末,浦發銀行在長三角區域設立機構超過500家,服務企業客戶近43萬戶,服務個人客戶近5500萬戶,在長三角區域全口徑融資支持超2.3萬億元;而且推出“長三貸”“長三債”“長三鏈”“長三購”“長三銀團”等“長三系列”金融產品,在跨區域授信、產業整合、城市建設等領域先行先試,領先同行。
不僅是整體規模的增加,為了讓金融精準發力,針對重點領域,浦發銀行在資產負債配置、風險政策、授信政策三個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有力推動了長三角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市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設。
截至2022年11月末,浦發銀行長三角六家分行人民幣中長期貸款余額超5600億元,占全行余額比例為42.21%;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超770億元;綠色信貸余額超1600億元,占全行綠色信貸余額的38%。
還值得一提的是,本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為了方便客戶、讓辦理手續更方便,浦發銀行發揮科技優勢,逐步實現抵押登記線上化辦理和抵押權證無紙化管理,推動長三角區域內企業融資抵押品異地互認,簡化異地抵押手續,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跑腿成本。
強化動力,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不管是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是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切金融服務的完善都離不開技術的賦能,這也是浦發銀行成長的不竭動力。從建行伊始提出“科技領先”“把銀行建在網上”的明確要求到如今向開放銀行2.0——“全景銀行”的升級,在過去三十年,浦發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已實現了巨大飛躍。
在平臺建設方面,業內首創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強化外部生態連接。在2022年,API Bank開放平臺新增1510個API組件,月均新增合作方超100戶,涉及電子錢包、信貸融資、保證金存管、外匯服務等多場景,可第一時間、第一觸點為客戶提供跨行業、跨場景的便捷金融服務。
在銀行業零售轉型的重要渠道App方面,依托技術優勢,構建特色經營App,深耕用戶財富場景建設和服務體驗提升。針對零售場景,建設“浦惠到家”平臺,為戰略合作企業引流獲客、提升銷售,為消費者提供品類齊全、價廉物美、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活服務。
在產業數字金融方面,為核心企業或平臺提供產業數字金融解決方案。如聚焦汽車行業開展業務拓客、收單、結算存款和汽車金融貸款等;投產北大荒農服APP金融服務板塊,聯動推廣小浦云商,助力分行服務鄉村振興;面向中小企業推出“靠浦薪”一站式辦公數字金融服務平臺,覆蓋差旅、人事、薪酬、財稅、協同辦公等企業日常場景。
在構建數字科技生態方面,與業內知名企業成立13個聯合實驗室,與清華、浙大、哈工大和中國信通院成立4家聯合創新中心;聯合國內外領先科技企業建立“科技合作共同體”,加速技術創新與業務場景結合;打造集創新培育、產業對接、金融服務為一體的“In+hub創新社區”,為科創企業加速培育。
在支持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為頭部企業、科技公司創新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向金融、食品、農業、商超、汽車等行業頭部企業提供碳中和、供應鏈金融、智能制造、數字營銷等垂直行業創新解決方案支持;聯合研究撰寫《數都上海2035》白皮書,貢獻浦發銀行數字化轉型實踐和經驗,并被上海市數字化轉型辦公室授牌“城市數字化創新轉型基地”。
可以看到,經過30年的探索革新和銳意進取,浦發銀行已在多個細分領域形成了競爭優勢。如今步入“十四五”新階段,浦發銀行的戰略目標是,全面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推動全行成為新時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和先行者。朝著這一方向,浦發銀行將有更多創新值得期待。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