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央行持續加大資金投放力度。1月17日,央行開展了5060億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高于前期水平。在業內人士看來,央行大幅提高資金供給規模體現了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的態度。
隨著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規模提量,債券市場17日出現反彈,國債期貨窄幅震蕩小幅收漲,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下行。
但債市難言就此向好,考慮到春節前后資金面仍有階段性邊際收緊壓力,債市震蕩或持續。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稱,短期來看,債市利率面臨逆風環境;長期而言,長債利率或在2.9%以上逐步呈現配置價值。
【資料圖】
7+14操作規模加大
在央行超額續做本月MLF(中期借貸便利)之后,逆回購再次提量。
1月17日,央行公告稱,為對沖稅期和現金投放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50億元7天期和3010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0%、2.15%。
而在前一天,央行剛剛開展了156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本次逆回購再次提量體現了維穩資金面的態度。“主要是近期市場利率有所上升,機構資金需求有所增加,央行適度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將滿足機構需求,平穩市場資金面。”光大銀行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對記者稱。
近來,流動性環境邊際收緊,資金利率出現明顯上行,尤其是隔夜品種。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為例,DR001利率上周上行71.2BP至1.3%,DR007上行37.1BP至1.8%。
到了本周,資金利率上行態勢持續,7天期資金價格已超2%,高于短端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水平,隔夜利率也大幅上行。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7日收盤,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8579%,較前一日上漲27.58BP;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2.3294%,較前一日上漲14.17BP。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方面,多個品種集體上漲。隔夜Shibor報1.8520%,上漲28.40BP;7天Shibor報2.1950%,上漲14.10BP;1月Shibor報2.2640%,上漲2.00BP。
對于近期資金面的異動,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記者表示,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春節前居民提現需求增多,使得M0(流通中的現金)出現超季節性走款,并對銀行體系存款形成分流;二是繳稅高峰期,1月是傳統繳稅大月,因元旦因素,2023年1月的報稅截止時間是16日,在繳稅截止日前后的2~3個工作日,是流動性環境承壓時期。春節取現疊加繳稅高峰,使得流動性進一步承壓。
另外,補繳法定存款準備金也使得流動性承壓。溫彬稱,一般而言,1月是存貸款“開門紅”時點,存款基數高增會導致補繳的法定存款準備金規模較大。考慮到2022年11~12月理財回表導致居民存款高增(11月、12月居民存款分別增長2.25萬億、2.89萬億元),預計2023年1月較高的存款基數將導致補繳規模增加。
為了平抑資金面波動,遏制市場利率上行勢頭,央行一方面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并加大各期限逆回購的投放規模;另一方面,延續超額續做MLF,表現出對市場流動性整體合理寬松的支持態度,以期緩解節前“緊資金”的格局。
有觀點稱,若節前資金面仍有趨緊態勢,未來幾日央行仍將供給較多基礎貨幣,為保持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營造有利的流動性環境。在政策呵護下,業內的共識在于,節前流動性雖然承壓,但壓力整體可控,資金面平穩跨節無虞。
國債期貨小幅收漲
在央行逆回購操作加碼下,債券市場情緒有所恢復,國債期貨窄幅震蕩小幅收漲,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下行。
具體來看,截至收盤,國債期貨10年期主力合約漲0.04%,5年期主力合約漲0.05%,2年期主力合約漲0.03%;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下行,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收益率下行0.95BP,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下行1.5BP。
而在此前,債券市場已連續多日出現調整。上周利率債市場呈震蕩走勢,國債窄幅波動,國開債長端上行短端下行,曲線走陡。
截至1月13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報在2.0969%,較6日下行0.01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在2.8353%,較6日上行0.25BP。中債總財富指數下跌0.15%,其中7~10年指數跌幅較大,1~3年指數微跌。
到了16日,盡管MLF超額續做且逆回購持續加碼,但資金面延續緊勢,主要回購利率全線反彈,債市情緒依舊疲弱。國債期貨全線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跌0.27%,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明顯上行。
而此次央行逆回購大幅加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債市情緒。不過,考慮到四季度GDP和12月工業、消費數據等均好于預期,疊加對春節后經濟加速復蘇的預期較為強烈,市場情緒仍受壓制。多位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債市震蕩偏弱的格局難改。
明明表示,對債市來說,短期內降息預期落空疊加MLF超額幅度相對較低,同時信貸“開門紅”預期強化而資金面節前波動加大,利率面臨逆風環境;長期而言,經濟曲折修復而貨幣政策取向延續寬松,長債利率或在2.9%以上逐步呈現配置價值。
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對記者稱,2023年債市的主要驅動因素仍是國內經濟的需求端。“2023年需求端的演變大致延續2022年5月以來的特征,驅動利率向上和向下的因素同時存在。”
張旭還稱,2023年宏觀政策整體預計都將以穩增長為導向,延續相對寬松的基調。預計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整體維持區間震蕩,震蕩中樞在2.8%左右,全年利率債難以形成趨勢性機會,投資者可以逢高配置。
中泰證券認為,在居民取現、繳稅繳準等季節性因素擾動下,春節前后資金面仍有階段性邊際收緊壓力,交易型機構可能被迫降低杠桿。短期債市修復行情可能迎來“中場休息”,債市回歸偏弱震蕩,建議投資者耐心等待交易機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