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正式邁入全面注冊制時代,目前各方正加速備戰,其中主板存量在審項目的“平移戰”已開打。
(資料圖)
2月20日至3月3日,滬深交易所將接收主板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在審企業申請,并按在證監會的審核和受理順序接續審核。這意味著在10個工作日內,證監會在審的主板項目要平移至交易所。
第一財經從多方獲悉,目前投行、律所等中介機構“星夜趕工”,緊抓申報期時間窗口,按照相關規則修訂存量主板項目的相關材料。
“規則出來后,上周末項目組都在加班。”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基準日變了,同時還要核查新情況,底稿部分要重做,工作量非常大。也有上海的券商投行人士稱,目前有的項目已經完成材料修改工作,準備提交內部審核流程。
除了存項改革之外,滬深交易所自3月4日起接收主板新申報企業申請。對此,券商投行等中介機構也在為挖掘全面注冊制下的主板新增項目而備戰。
就在2月20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官網更新了主板發行上市審核項目進展,截至發稿,共有15家主板IPO企業申請獲受理,其中上交所7家、深交所8家。
哪些機構贏在“納新”前起跑線上
主板加入注冊制陣營,首要任務是要進行存量改革,將證監會在審的存量項目平移至交易所。那么,近期存量的主板排隊企業何去何從,備受市場關注。
對此,證監會在2月1日就全面注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征求意見時即明確實施“新老劃斷”,有序做好實施前后主板IPO、再融資、并購重組以及新三板掛牌等行政許可事項的過渡,妥善安排試點注冊制在審企業申報材料更新。
根據證監會官網數據,截至2月9日,滬深主板IPO在審企業合計288家,其中滬市主板170家,深市主板118家;在審的再融資項目合計186家(排除撤回申請的企業)。這意味著這些企業要在近兩周內完成向交易所的平移。
其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方面,截至2月9日,處于正常審核狀態的主板IPO排隊企業中,有70家已反饋、25家已受理、21家已過會、172家已預披露更新。此外,有11家正在發行。
“為了項目,肯定是要搶時間的。”有頭部律所證券律師告訴記者,企業基本面變化不大,主要是要依據新的規則調整申報文件對應的內容,底稿涉及調整的內容不會太多;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民生證券投行相關人士也對第一財經稱,該公司項目組都在加班加點進行平移準備工作,目前有的項目已經完成材料修改工作,準備提交內部審核流程。
在10個工作日內,200余單存量主板IPO項目要完成申報,中介機構時間緊、任務重。哪些機構手握上述項目,贏在了滬深主板“納新”前的起跑線上?
根據Wind數據,以獨立保薦數量計算,中信證券有37單,排在首位,中信建投25單、國泰君安21單緊隨其后,上述三家券商合計在手項目83單,占全部主板平移IPO項目比例超三成。
項目數量較多的還有:華泰聯合證券15單,民生證券13單,中金公司12單,海通證券11單,國信證券11單,安信證券10單。
部分承銷保薦公司和中型券商也有項目在手。例如,財通證券7單,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東方證券承銷保薦和東吳證券、東興證券各有6單。
審計機構方面,天健有64單項目,占比超兩成;立信、容誠各有38單和35單,排在前列。天職國際、大華、信永中和、中匯等存量主板IPO項目也均超過10單。
律所方面,錦天城、中倫、德恒排在前三位,分別有37單、33單和17單存量主板IPO項目。
券商如何備戰增量市場
除了存量項目之外,滬深主板3月4日將開始“納新”,接收新申報企業的申請。那么,在全面注冊制時代,企業上市策略將有何變化,券商投行又將如何備戰新項目?
有券商投行人士認為,此次注冊制改革更加強調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對于科技創新企業來說,選擇的空間較大,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定位選擇合適的板塊。這對投行的要求也更高了。
“如何篩選具有科技含量+成長性的企業,并能為之提供多方面服務,考驗投行的研究發現能力,投行也要介入‘早’‘小’企業。”上述券商投行人士稱。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主管、保薦業務負責人鄭振寧預計,隨著全面注冊制落地,未來IPO節奏和規模將有望明顯提升,對投行在項目甄別、執業能力、估值定價、承銷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儲備了一批IPO項目計劃2023年申報。今年公司投行將持續加大滬深主板IPO業務的投入,兼顧再融資,提前布局并購業務。”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稱。
據他介紹,主要從六個方面著力:一是聚焦行業,持續深耕重點產業,提升產業服務能力;二是聚焦區域,形成差異化策略,提升區域影響力;三是聚焦產品,深化既定策略,提升行業地位;四是加強投行業務生態建設,提升企業客戶綜合服務能力;五是提升專業能力,加強協同協作,深化銷售及估值定價建設;六是堅持穩健合規和系統管控,推進高質量風險管控體系建設。
那么,中小投行計劃未來如何提升對大企業客戶的服務能力?
長江證券承銷保薦相關人士表示,在企業的初創期,會依據對行業發展趨勢的理解,與客戶共同制訂明確可行的發展規劃,完善內控制度和公司治理,協助客戶引入風險投資;在企業的成長期,會協助客戶實施股權激勵方案,引入產業資本。通過上述全方位的服務,幫助客戶解決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人才短缺、資金不足,以及基礎制度不全、市場能力欠缺等一系列典型問題。
“我們的優質項目是經過鍥而不舍的全方位服務培育出來的,而不是從頭部券商那里‘搶’來的。”上述長江證券承銷保薦相關人士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