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收入和用戶規模等關鍵數據都走在下坡路,近期港股游戲企業紛紛發布年報,從多家企業2022年的業績數據來看,行業的確歷經了寒冬,虧損、下滑、降本是多個年報的關鍵詞。
(資料圖片)
3月31日,創夢天地在早間公布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收益同比上升3.7%至27.34億元,但凈虧損由1.56億元大幅增至25. 9億元,財報解釋虧損主要由于終止了部分產品導致無形資產減值,以及合作商償付能力不足導致金融資產減值。創夢天地提到要“降本增效,謹慎支出,聚焦務實”。
近期騰訊、網易、B站等港股游戲相關企業紛紛發布了2022年財報。第一財經整理公告數據發現,在營收前10的游戲企業中,B站、金山軟件、IGG、心動等6家企業出現虧損,除網易、心動外,8家游戲企業出現營收或者凈利下滑。
IGG遭遇了上市以來的首個年度虧損,其在財報中提到,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俄烏戰爭、全球性通貨膨脹、歐美加息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沖擊下,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用戶消費能力下降,游戲行業也首次遭遇產值下滑。
對于行業強烈的寒冬感,在3月Morketing Summit靈眸大賞上,谷歌大中華區移動游戲行業總經理周楊表示,這也是由于新產品發行難度在大幅提升,“新產品要么等待發行,要么發出來不達預期,或者測試期就拿回去或者重改,現在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這背后,游戲企業面臨的是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的壓力。
降本增效難逃虧損
在寒冬之下,不少企業財報都提及了在過去一年執行了降本增效,但也并沒有止住2022年虧損的大趨勢。
2022年,虧損幅度最大的是B站和金山軟件,其次是IGG、創夢天地、心動和中手游,其中,金山軟件、IGG、中手游凈利潤下滑幅度較大,皆同比由盈轉虧。
在虧損的原因中,大部分游戲企業都提到投資計提減值、公允價值損失,而疫情和版號政策也影響了游戲營收。
金山軟件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出現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對金山云的投資計提減值,以及分占聯營公司虧損。2022年金山軟件游戲業務營收37.46億元,同比增長21%;歸股凈虧損60.48億元,而2021年歸股凈利潤為3.9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此前金山軟件在2022年Q3財報提到,于金山云投資的可收回金額受到金山云股價低迷及財務表現的重大影響,公司進行減值評估,并計提減值虧損稅前金額64.858億元。此外2022年分占聯營公司虧損13.62億元。
中手游同樣于2022年由盈轉虧,2022年中手游實現營收27.13億元,同比下滑31.4%,年內虧損2.16億元,與之對比,2021年中手游實現盈利5.93億元。
中手游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冼漢廸在業績發布會上解釋,產生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中手游投資的部分企業在2022年經營表現欠佳,導致公司計提了相應投資減值及其他非經營性開支合計人民幣1.93億元,2022年中手游也計提了1.37億元的非經營性金融及合約資產減值,如果扣除以上非經營性減值、其他非經營性開支等因素影響,2022年中手游的經營性業務仍能維持盈利。
此外,針對2022年中手游營收下滑,中手游執行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肖健則在業績發布會上解釋,主要是因為疫情和版號政策的影響,導致一些研發項目出現不同程度的延期,新游戲產品上線也有所推遲。
創夢天地2022年凈虧損由2021年的1.56億元大幅增加至25. 9億元。在財報中其解釋,由于游戲業務戰略重點聚焦精品游戲發行及自研,終止了部分不再符合戰略方向的產品,導致無形資產減值虧損7.52億元;此外受疫情等原因影響,行業生態發生變化,合作商償付能力不足,導致金融資產減值虧損3.61億元。
在此前的盈利預警公告中,創夢天地還提到,受疫情等原因影響,研發人員頻繁居家辦公導致研發效率有所降低,產品上線時間延遲。游戲版號獲批進度影響了公司儲備產品的推出,因此對部分儲備游戲因版號獲批進度錯過最佳上線時間窗口的產品的賬面余額進行減值撥備。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一年,創夢天地優化了成本結構,財報稱,未來將繼續執行降本增效的策略,力爭在2023財年實現扭虧為盈。
游戲廠商IGG在2022年遭遇2013上市以來的首個年度虧損,2022年營收同比下滑24%,股東應占虧損5.04億港元,而2021年同期則盈利3.7億港元。
IGG在財報提到,面對2022年的經營挑戰,IGG嚴控成本,下半年研發及行政費用分別環比減少23%與16%。但由于全年收入受到宏觀大環境影響,主營業務虧損近1.8億港元。在投資業務方面,受行業低迷、版號限制等影響,IGG投資企業估值及經營業績下滑,集團相應認列了投資減值及公允價值損失,投資相關業務虧損近3.3億港元。
在過去的2022年,降本增效是不少企業的關鍵詞。伽馬數據在3月30日發布的《2022-2023中國游戲企業研發競爭力報告》中提到,在游戲企業的降本過程中,降低的最主要的兩個成本是企業決策成本(立項審批更為嚴格)和用人成本。
從2022年游戲人才招聘上看,需求也有所下降,游戲運營、游戲程序、游戲策劃、游戲美術四類崗位的招聘需求均出現下滑,其中游戲運營崗位數量同比減少近三成。
降本增效從心動財報可見一斑,心動提到,集團雖然因持續的大額研發投入錄得虧損,但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已經成功地控制了成本并且減少了虧損。作為降本增效的一部分,心動公司在去年陸續取消或調整了5款在研項目的研發工作,全公司游戲項目研發人員減少400余人。
心動于2022年虧損同比收窄37.4%至5.74億元,收入同比增長26.9%至34.31億元,其中游戲業務收入增長22.0%,來自信息服務業務收入增長41.3%。
心動CEO黃一孟在3月30日晚的業績會上表示,得益于 TapTap 的增長,“沒有感受到一個很大的寒冬”,去年心動在裁員上也做了不少動作,他提到這是希望集中資源在優質的項目產品,算是一種高質量優化團隊的表現。
心動在去年提出要在2023年實現盈虧平衡,黃一孟表示這個目標并沒有變化,但希望能夠高質量地實現盈虧平衡,而不是純通過團隊優化來實現。
存量市場難覓增長
除網易和心動外,以龍頭企業騰訊為首的8家企業營收或凈利潤同比都有所下降。
2022年騰訊游戲業務全年總收入為1707億元,同比減少約2%。其中,本土市場游戲收入為1239億元,同比下降4%,財報認為這是由于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實施以及較少新游戲發布,行業經歷了一段調整期。財報提到,在2022年,《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等收入下滑。
這也與游戲大環境相吻合。此前游戲產業年會上發布的《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游戲市場收入在出現至少八年以來的首次下降,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0.33%至2658.84億元,用戶規模同比下降0.33%至6.64億,產業發展進入存量市場時代。
全球游戲市場也不容樂觀。根據全球游戲咨詢機構Newzoo發布的報告預估,2022年全球游戲市場歷史上首次出現下滑,預計收入同比減少4.3%至1844億美元。
在2022年財報電話會上,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認為,游戲市場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版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是移動用戶紅利逐漸消退,玩家對于游戲品質的要求越來越成熟,直接帶來的一個影響是游戲開發成本的提升以及新游戲成功率的下降。
2022年B站游戲業務下滑了1%至50億元。游戲是B站四大業務中2022年唯一下滑的板塊,而在四季度,B站的游戲業務營收甚至同比下降了12%至11億元。
“在有用戶紅利的時候,只要把游戲內容做好就一定能掙錢。但是當游戲行業變成存量市場的時候,能夠掙錢的游戲就只剩兩種。第一種是頭部的超級游戲,第二是在垂類里成為頭部。”陳睿說。
近年來,游戲的研發成本持續提升,但從2022年新品情況來看,產業的成功率并沒有隨著研發成本的升高而得到相應比例的提升。伽馬數據的調研結果顯示,產品不能上線導致團隊空耗了大量成本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在Morketing Summit靈眸大賞上,周楊表示,新產品的表現處于逐步下降的態勢,新產品平均發行預期收益也在不斷下降的過程當中。
“現在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在于過去的近十年里我們處于增量環境里,很多游戲都會成功,有些收益預期并不大的游戲也能在增量市場上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是現在已經大體傾向于存量市場態勢,一個新產品想在存量市場立住腳面臨的壓力就會不同。”周楊談到。
業界關注的是,2023年會是谷底回升的一年嗎?
IGG在財報中提到,經濟前景依舊不明朗,IGG保持強烈的危機意識,持續優化各項資源,降本節流,并預期2023年上半年加大對潛力新游的推廣力度,利潤階段性承壓。
“我們去年底做了一個預測,如果按好一點的預期今年會轉暖回升,按差一點的預期今年也不太會繼續下降。到目前3月為止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已經出現了正增長。”周楊表示,這是好的信號,下半年是不是會持續這個勢頭還需拭目以待。
中手游則比較樂觀,隨著版號恢復常態化發放,政策面逐漸向好、行業環境回暖,肖健稱2023年會是充滿希望和機遇的一年,游戲行業也將迎來全面復蘇。
前不久騰訊業績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預計,經歷了困難的轉型期后,游戲行業現在有較好的復蘇。他表示,在行業堅定執行未保之后,雖然收入有一定影響,但解決了比較大的問題,往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方向在發展;此外,隨著游戲版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發放,宏觀經濟逐步復蘇等多個因素疊加,游戲業有望迎來反彈。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