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暨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推介會在獅城新加坡舉辦。此次推介會恰逢新加坡航運周,吸引了中新兩國港航界近40多名業內人士出席活動。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能級提升
【資料圖】
近年來,上海航運資源要素進一步集聚,港口樞紐能級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服務功能日益完善,港口國際化水平邁上新臺階。據統計,上海港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30萬標準箱,連續13年蟬聯全球第一。聯合國貿發會港口連通度指數顯示,上海港連續12年位居全球首位,體現了強大內生動力和韌性。在最新一期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綜合排名中,上海位列全球前三。
上海與新加坡均是國際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雙方在航運服務、航運金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共同語言。今年4月,中新建立“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伙伴關系”,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提質升級。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杰表示,把握中新合作新機遇,上海希望在新加坡進一步擴大航運“朋友圈”,深化產業合作。據他透露,雙方將在滬舉辦2023全球港口管理局圓桌會議。
上海航運中心高質量發展藍圖繪就
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能級提升,業界持續看好上海航運業發展前景。作為全球極少數海空樞紐能力都處于“塔尖”的城市之一,上海將整合機場、鐵路、軌道交通等資源,加快發展“航空+”多式聯運,并布局港口船舶新能源供給體系。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航運處副處長沈蘭表示,根據規劃,2035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保障能力將提升至6500萬標準箱以上。
上海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也贏得了中外航運機構的口碑,出席本次活動的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亞洲區總經理莊煒表示,上海具有要素齊全的航運生態圈、優秀的營商環境以及強大的發展潛力,BIMCO十分愿意在此深耕并共同發展壯大。挪威船級社(DNV)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海事咨詢業務總經理、《世界領先海事之都》聯合主編Shahrin Osman博士建議,隨著船東和船舶管理公司在上海日益集聚,上海可以將造船產業、海事研發、大學院校與航運中心建設進一步融合,共同打造綠色航運中心。
航運發展新格局呼喚開放與合作
當前,港航業數字化轉型方興未艾,打造綠色、智慧、韌性的港航物流供應鏈成為業界共識,開放合作、發展共享成為了一道“必選題”。在推介會上,上海市交通委方面表示,將打造國際航運交流合作平臺,加強中新港航界合作,推動國際航運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向在座嘉賓發出邀請,相約“2023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
據悉,“2023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將于今年秋季在滬舉行,包括1個開幕式暨主論壇、2個平行論壇和6個主題論壇。目前,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已舉辦兩屆,共發布40項重磅成果,逾2700名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行業機構、先進企業、高校院所的代表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參與了論壇及相關活動,為推動解決全球航運業重大問題建言獻策。論壇相關直播累計有1200萬人次在線觀看,在業內取得了良好反響。中國船級社新加坡分社總經理陳子利表示,將依托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平臺,攜手海事各界,通過專業、優質服務,共同推進國際航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次推介會由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組委會辦公室主辦,中國船級社和中遠海運(東南亞)有限公司支持,航運界網承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