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家電品牌、美股上市公司A.O.史密斯(AOS.N)在中國正面臨一系列舉報,舉報人為數名前員工,包括曾在這家公司任職超過20年的前高管。
第一財經獲悉,A.O.史密斯的中國區(下稱“史密斯中國”)前CFO朱軍日前向多部門實名舉報,稱前東家涉嫌重大轉移定價違法違規行為及重大稅務違法違規行為,南京市稅務局稽查局已受理并正在稽查。
(相關資料圖)
同時,朱軍與A.O.史密斯(中國)環境電器有限公司前總經理陳東聯名向國家反壟斷局舉報A.O.史密斯實施縱向壟斷協議行為,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目前正在調查。
江蘇省市監局答復記者稱目前無法透露相關具體信息,“如果有處理意見會告知當事人,如果有處罰結果的話會公告”。
史密斯中國對第一財經確認了上述舉報的存在,并表示公司已配合有關部門提交相關材料,稱公司對這些舉報已有預警,和舉報人曾有過交涉。
目前,當事雙方未獲得有關部門進一步反饋。
與此同時,史密斯中國也將包括朱軍、陳東在內的幾位前員工及相關主體告上法庭,提訴理由包括涉嫌竊密、侵權等。史密斯中國將舉報視為被告方對訴訟的反彈。不過,由于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第一財經未能獲得關于案情的詳細信息。
矛盾雙方均對第一財經抱怨,這些舉報和訴訟牽扯了自己大量精力,但同時表示了積極應對的強硬態度。兩方均表示,一切交由法律評判。
舉報:涉嫌非法避稅、轉移利潤及稅款
朱軍和陳東二人分別在史密斯中國工作了23年和24年,于2021年先后離職,如今卻都站到了舉報前東家的臺前。
朱軍在實名舉報函中指出,史密斯中國在關聯公司產品出口轉移定價上存在重大違法、違規事實。
具體來看,史密斯中國在產品出口銷售上分為第三方客戶銷售和關聯公司銷售。史密斯中國在2012年為取得稅收協定優惠,在中國香港成立艾歐史密斯巴巴多斯(香港)分公司后,為了體現中國香港分公司有業務行為,將原來由中國公司直接出口的韓國等客戶轉由中國香港分公司管理,中國臺灣地區銷售仍由中國公司直接運作。
舉報函稱,中國公司的關聯客戶包括艾歐史密斯美國公司、印度公司、歐洲公司、巴巴多斯(香港)分公司等皆為中國公司的關聯公司,中國公司在出口銷售產品給關聯公司的價格制定原則為:成品定價為成本加成15%(出口印度成品一度只加成8%);半成品及備品、備件為成本加成5%~10%,完全沒有按稅務法規要求采用第三方定價原則,涉嫌非法避稅、轉移利潤及稅款至他國的行為。
“我給你一個數據,我們中國公司一年大概60億人民幣銷售額,整個出口額只有大概一個億不到,其中中國香港公司大概2000萬元。國內定價有營銷、有服務,有方方面面成本方需要包含進去,出口定價如果一樣高反而不符合常理。”史密斯中國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區的轉移定價政策是在集團全球框架下,根據實際功能和情況制定的;史密斯中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對轉移定價做了充分的披露和備案。其同時提到,公司聘請了安永作為審計機構以保證合規性。
朱軍則在舉報函中提到,史密斯中國因為同樣的定價避稅方式在2018年前后被常州稅務局反避稅部門立案查處,查實后公司被追繳了巨額稅款及滯納金。
朱軍提到的公司是艾歐史密斯電氣產品(常州)有限公司,2011年8月該公司被美國雷勃電氣收購。“稅務局通過納稅評估發現,史密斯賣給自己關聯公司的產品價格,較之后來雷勃的定價顯著低,這意味著史密斯在中國少交稅,在美國多交稅。我當時代表美國總部去和稅務局協調,稅務局要求公司補稅。當時史密斯補了1300萬~1400萬元稅款,交了300萬~400萬元滯納金,這不叫罰款,叫特別納稅調整。”
史密斯中國對第一財經表示,公司目前管理層以及美國總部對常州一事并不知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財稅專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朱軍舉報的事項在許多企業中都存在:“很多公司都會通過境外公司周轉,這個過程中需要證明境外公司有沒有實際控制境內公司。如果境外公司實際由中國內地公司控制,那么也會被認定為中國稅收居民企業。裁量權最終在稅務機關。”
朱軍提供了據稱當時案件經辦人的電話,但第一財經未能與其取得聯系。記者致電常州市稅務局,對方稱不清楚此事,當被問及應該向何部門和個人核實時,對方稱也不清楚。
記者聯系南京市稅務局稽查局,得到回復: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規定,“檢舉事項的受理、登記、處理及查處,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等規定嚴格保密,并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所以不能告訴你任何處理情況”。
朱軍在另一份舉報函中提到,艾歐史密斯(中國)熱水器有限公司(下稱“熱水器公司”)是艾歐史密斯集團公司在中國內地業務的實際總部。艾歐史密斯為了能規避10%的預提所得稅,減輕稅收負擔,先后將全資控制熱水器公司的艾歐史密斯(中國)投資公司(下稱“史密斯投資”)包裝為巴巴多斯離岸避稅港艾歐史密斯(巴巴多斯)有限公司和艾歐史密斯巴巴多斯(香港)分公司的子公司,向中國稅務機關申請享受5%的股利分配優惠匯率,累計享受稅收優惠近1.5億人民幣,但中國香港公司并未真正意義上參與管理。
此外,朱軍舉報史密斯中國在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過程中存在水分,通過員工劃轉等手段使熱水器公司的研發人員占比和科技人員占比指標雙雙達到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的標準,涉嫌違規。
除實名舉報信外,朱軍還向有關部門提供了包括公司內部備忘錄在內的其他證據材料配合調查。
史密斯中國向第一財經確認,中國管理團隊確在南京辦公,有三家主要業務公司。工商信息顯示,熱水器公司和水系統公司由史密斯投資控制,地址位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電器公司由艾歐史密斯(香港)有限公司控制,地址位于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
對于朱軍的指控,史密斯中國認為自身的合規性經得起考驗,“他舉出這兩個點都是我們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安排,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也不會這么好忽悠”。
牽扯一系列訴訟
“且不說舉報的事情屬實與否,這些事情都發生在他們任職期間,他們就需要履行忠實義務。如果是下面人做賬的一些瑕疵,那朱軍有可能不知曉,但如果他舉報的這些事情(屬實),他肯定是第一責任人。”史密斯中國相關負責人說。
朱軍則表示,舉報的所有操作在當時都已向美國總部匯報,是公司行為。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孫建章律師認為,此案中舉報人的舉報行為屬于職務行為,如果查證屬實,則屬于刑法上的立功情節。同時,在案件中還要判斷以及認定其是否為直接責任人,即要查明其行為是上級領導強迫,還是公司集體研究決定或自主決定等。
另外,今年“3·15”,有媒體接到舉報,稱史密斯中國涉嫌將大量滯銷庫存產品回購返廠并更改生產日期后重新賣給消費者,史密斯在告知代理商該批產品將被“召回并銷毀”后,大部分產品返廠后被用于銷售且未明確告知消費者。舉報人認為史密斯此舉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并涉嫌“以舊充新”“以次充好”。舉報人為史密斯中國前員工。
史密斯中國對該舉報進行了回應,稱進入市場的返廠產品均通過嚴格質檢;重新標注生產日期符合相關規定,是否要告知消費者尚無明確法律規定。
朱、陳等前員工與老東家的糾葛,不只是舉報,還牽扯到一系列前面提及的訴訟。
“我們對他們的一系列侵權行為進行了起訴,這(舉報)是他們壓力之下的反彈行為。”史密斯中國告訴第一財經。
此前,史密斯中國作為原告方將不包括朱軍、陳東在內的四位前員工及相關主體告上法庭,被告方后上訴至最高法。
今年3月,史密斯中國方面又提起新的訴訟。陳東稱相關案將于今年7月開庭。
由于一系列訴訟尚處于等待開庭階段,第一財經未能獲得相關案情的更詳細信息。
在許多商業機密和專利糾紛判例中,原告一般會等侵權方發展到一定規模再起訴。但史密斯中國在前高管創業之初就選擇“拔刀”。對此,史密斯中國對第一財經說,“我們的想法不是要‘宰’誰,是希望他們停止類似的錯誤行為,我們還抱著他們說不定還能回來繼續共事的想法。這些訴訟選擇我們都和美國總部進行過溝通。”
朱軍介紹,史密斯中國現任總裁邱步曾與他就訴訟及相關問題有過溝通,“(邱步)對我還是做到了先禮后兵的。”對于這位老東家的現任掌舵者,朱軍稱自己和邱步的私人關系此前一直很好,兩家人走得也很近。
第一財經試圖通過多渠道聯系邱步,但未能成功。
舊時光與新時代
邱步在2020年成為中國區總裁并升任全球高級副總裁。
2020年2月25日,美國A.O.史密斯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Kevin J. Wheeler,發出一封致中國公司全體員工的公開信,宣布了中國區管理層的人事變動:史密斯中國前總裁丁威不再在公司任職;邱步已被任命為史密斯中國的代理負責人。
邱步在屬于自己的第一個完整自然年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從財報數字來看,史密斯中國2021年取得9.22億美元的凈銷售額,相比上年的7.01億美元增長超過31%。2022年,史密斯中國的凈銷售額為8.39億美元,在經銷商大會上,邱步對經銷商說全年銷售額雖然下降了,但是利潤提升了。
利潤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降本增效,這從對經銷商的廣告投放支持上可以看見。
“丁威在任時,史密斯的廣告宣傳還是比較高調的,但是近三年來比較低調。”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對第一財經表示。一位史密斯中國前省級代理商向記者證實,疫情期間廠家給到的物料等支持減少,經銷商利潤空間也變薄,“最好的時光在2016~2017年”。
梁振鵬補充,“現在的家電廠家都是扁平化渠道,廠家直接對接地縣零售商,很多企業砍掉了批發商。史密斯這種省級大代理的模式顯得比較傳統”。
史密斯美國公司以工程配套業務為主,中國公司更多做家用零售市場,因此雙方在產業設計和營銷策劃有所區別,也因此中國區相對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從早年一句“你也要用半個世紀”的廣告語,到后來站穩高端市場第一,成為外資品牌本土化典范,史密斯中國團隊獲得了行業內諸多贊譽。從財務數據可以看出,史密斯中國銷售額僅次于北美,且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
2022年,A.O.史密斯其他地區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26%,其中大部分在中國。
A.O.史密斯在2022年財報中對中國區予以肯定:“2022年我們在中國的業務表現出始終如一的韌性,將世界其他地區的營業利潤率推高至10%,與之相對應的是極具挑戰性的經濟環境。”
不過,第一財經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史密斯中國的員工數量近年來逐年減少,從2019年初的9700多人減少至今年3月的5100余人,減少的人員中大部分為直銷員。對此,史密斯中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消息不屬實,公司近年來沒有發生大規模裁員。
對于正在發生的紛爭,史密斯中國不愿對前高管做出過多個人評價,稱陳、朱二人離職時和公司也并未發生什么公開矛盾。
史密斯中國介紹,美國總部也在關切眼下史密斯中國的糾紛和舉報。
在談到相關的訴訟與舉報時,史密斯中國說:“公司為此開了很多次會,大家的意見從頭到尾都很一致,我們要維護公司的利益。另外,陳東他們做的事情不為我們價值觀所容,如果他們舉報的事情屬實,我們就改正,如果我們沒有什么錯,我們覺得自己要調整優化,那也是我們必然要做的。”
這一事件逐漸發酵,不過陳東、朱軍二人依然不時流露出復雜感情,“那時的史密斯是一家很好很好的公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