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組件龍頭天合光能(688599.SH)大股東剛減持套現近32億元后,計劃再套現近50億元。如此密集且大規模的減持動作帶崩了天合光能股價,也讓一季度加倉的北向資金、科創板50ETF等大機構套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29日早盤,天合光能開盤放量跌超7%,前15分鐘跌幅就擴大超15%,盤中最低價報40.02元,創下2021年8月6日以來的最低。截止發稿,天合光能股價報40.53元,跌幅達15.94%。
受天合光能股價暴跌拖累,早盤光伏板塊領跌市場,海優新材(688680.SH)、固德威(688390.SH)均跌超7%。東方日升(300118.SZ)、晶澳科技(002459.SZ)等跌逾5%。截止午盤,光伏指數重挫3.49%。
消息面上,天合光能披露兩家大股東減持公告,系誘發資金蜂擁出逃的主要原因。根據公告,興銀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銀資本”)、興銀資本全資子公司上海興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璟投 資”)因自身發展和資金需求拋出減持計劃,兩家股東為一致行動人。
第一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天合光能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回應稱,今天股價大跌原因主要系上周五盤后發布的股東減持計劃導致。“減持是股東根據自身需求的安排。”上述人士說。
具體來看,興銀資本擬減持合計不超過天合光能總股本5.23%的股票,即1.14億股;興璟投資擬減持合計不超過天合光能總股本0.42%的股票,即921.13萬股。按照天合光能當前股價約40元計算,兩家股東擬合計套現49.28億元。
對比減持數量與持股數量來看,興銀資本計劃拋售其50%持倉,興璟投資則是清倉式減持。截止最新公告日,興銀資本持有天合光能2.33億股,持股比例為10.733%;興璟投資持有921.13萬股,均為IPO前取得。
值得注意的是,興銀資本與興璟投資剛于5月22日完成了前一輪減持,本次又拋出了一份更高比例的減持預案。
公告顯示,5月22日,天合光能收到了這兩家股東的減持結果告知函。2022年11月23日-2023年5月22日,興銀資本與興璟投資分別減持天合光能4771.24萬股、475.05萬股,分別套現28.7億元、3.26億元,合計金額為31.96億元。
伴隨著股東持續減持,天合光能的股價較2021年8月歷史最高價累計回撤約45%。今年以來,天合光能股價累計下跌35.93%,意味著一季度加倉的公募基金若還沒離場,持倉已浮虧不少。
一季度,北向資金大手筆加倉天合光能3129.28萬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比例占流通股比重5.51%。華夏科創板50ETF、易方達科創板50ETF分別加倉732.62萬股、191.36萬股。
另外,廣發旗下的兩只主動權益產品也同步加倉,鄭澄然的廣發高端制造持股2334.05萬股,一季度加倉68.84萬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股東。2019年公募冠軍劉格菘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期加倉215.05萬股。
Wind數據顯示,天合光能一季度股價均價為61.8元,最低價為50.18元,即便上述機構買在最低價,持倉已經浮虧20.3%,若以均價計算,浮虧逾35%。
天合光能穩定的一季度業績表現或是機構持續加倉的原因。一季度,海內外光伏裝機需求持續增長,國內組件出貨規模持續提升,天合光能實現營業收入213.2億元,同比增長39.6%,實現歸母凈利潤17.68億元,同比增長225.43%。
要看到的是,目前市場對光伏各環節產能過剩的擔憂持續加重,“內卷”與過剩已成高頻詞。一個較典型的數據是,過去18年,國內廠商建設了380GW左右的全產業鏈光伏項目,而最近18個月,又新建了超過380GW的全產業鏈項目。進入2023年,光伏板塊加快了擴產速度,各環節上市公司頻繁公告擴產消息。就在上周,晶澳科技宣布了金額高達560億元的擴產項目。
產能過剩,光伏“狼來了”?至少從目前看,競爭正在不斷加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