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9日至10日,第五屆北京智源大會在京舉行,現場,智源研究院院長黃鐵軍發布了全面開源的“悟道3.0”大模型系列,并帶來一系列產品:“悟道·天鷹(Aquila)”語言大模型系列、“天秤(FlagEval)”大語言評測體系及開放平臺,“悟道 · 視界”視覺大模型系列,以及一系列多模態模型成果。
采訪中,黃鐵軍表示,目前制約國內大模型行業發展的一點就是“太熱”,業界應避免重復性發力,集中力量辦大事。
公開資料顯示,智源研究院是國內最早進行大模型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自2020年10月啟動大模型研發工作。所謂“大模型”,目前業界有不同定義,黃鐵軍認為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規模要大,參數達百億規模以上;二是涌現性,能夠產生預料之外的新能力;三是通用性,不限于專門問題或領域,能夠處理多種不同的任務。
《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28日,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已發布79個。在黃鐵軍看來,目前行業低水平重復與碎片化現象比較嚴重,這種現象會造成資源分散,很難形成重大影響的系統性突破。且黃鐵軍并不認為未來會有幾十個,甚至十幾個大模型存在下去。大模型只是全球大模型生態中的一個環節,未來全球可能只有極少數的兩三個大模型生態。
“大模型最終比的是智能水平,”黃鐵軍表示,多個大模型存在的地方,肯定是智力水平最高的大模型生態會被絕大多數人使用,贏者通吃的現象從來都是起作用的,最重要的是,應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待大模型,將來智力可以作為通用的社會流通要素,人人都可以得到它,其價格也將類似于水電低成本的方式讓全社會使用,這是放大人工智能能力的最佳方式。
“極少數大模型生態起基礎性作用,基于智力的基礎設施提供各種應用與服務,這是一個正常的生態。”黃鐵軍表示。為了搭建服務千行百業的大模型生態,智源選擇將大模型開源。
此次智源發布新進展的FlagOpen 大模型技術開源體系,旨在打造全面支撐大模型技術發展的開源算法體系和一站式基礎軟件平臺。黃鐵軍表示,大模型不是任何一家機構或公司可以壟斷的技術,而是大家共建共享,行業需共建一個智力社會需要的基礎算法體系。在黃鐵軍看來,Linux和安卓生態差別很大,后者是Google掌控下的開源社區,需要符合主導者的意志。“我們作為非營利機構,期望將來人工智能開源開放的方向是Linux這樣的開源開放。”黃鐵軍稱。
另外針對智源開源生態與國內生態之間的區別,智源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林詠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模型具備兩層生態的特殊之處——過去所謂的應用生態是第二層生態,與基礎大模型更緊密的生態是基于基礎模型進行持續訓練而產生的領域基礎模型,或基于基礎模型去訓練自身應用,經微調之后的領域應用模型。林詠華表示,智源更適合基于自身開源的基礎模型去發展后一類大模型生態。
至于該類大模型生態與國內包括阿里、騰訊、華為、百度等互聯網大廠之間的區別,林詠華稱,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如BAT、華為等,會傾向于用自己研發的大模型。由于其商業原因,大多數不會開源。但更廣泛的行業企業,需要在優質的開源基礎模型之上再去開發其行業領域適用的模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