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距離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開幕還剩100天。這場將全面恢復線下舉辦的國際盛會,簽約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已超去年,“朋友圈”不斷擴大。
跨國巨頭深耕中國
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西門子醫療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從未缺席。首屆進博會至今,西門子醫療多次以雙展臺形式參展,推出眾多進博明星產品和創新解決方案,展出了多款首發首展產品。
(相關資料圖)
“展示僅僅是一個開始。”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在27日表示,近年來他們在做并且將持續堅持的是將西門子醫療全球頂尖創新與中國智慧相結合,最終實現‘全球共創’。
王皓提出,進博會釋放出的強大“溢出效應”,讓眾多西門子醫療的展品加速變商品,更多商品加速變爆品。比如,在第四屆進博會展出的一款新品已成為了中國首臺可用于臨床診斷的超高場磁共振,落地國內十余家頂級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
除了讓創新技術與產品加速落地中國,進博會也讓西門子醫療得以深入把脈中國市場,不斷深化全產業鏈布局。今年5月,西門子醫療宣布追加投資總計超過10億元人民幣,在深圳市南山區建設全新高端醫療設備研發制造基地。通過這一投資,西門子醫療加大磁共振研發生產的本土投入,打造更多尖端醫療科技產品,以“中國速度”滿足中國患者多樣化的醫療需求。
從“頭回客”到“常駐客”,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企業拜耳也是連續第六年參展的進博老友。在今年的進博會上,拜耳不僅將再度“雙展齊發”,展出近百款創新產品,而且本屆展臺總面積也將創下新高,達到700平方米,其中拜耳作物科學位于種業專區的展臺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至100平方米。
拜耳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五年,拜耳積極借勢進博會的“孵化器”效能,攜三大事業部共展出了近百款創新產品,成功實現了“展品變商品”的落地,并達成了約20項重磅簽約,充分運用了進博會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鏈接這一功能。
作為全球家電行業領導者之一,博西家電也將連續第六年參展,并且早早鎖定了第七屆的“進博門票”。今年博西家電將攜旗下品牌博世家電的眾多新品重磅亮相,其中包括一款“亞洲首展”。借力進博會這一重要的全球化平臺,他們試圖每年都向中國消費者展示最新取得的創新成果,并積極推動“展品變商品”的升級。
溢出效益持續釋放
不止跨國巨頭,隨著進博會“溢出效益”持續釋放,大量國際品牌加速開拓、深耕中國市場。在這個過程中,“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起到了關鍵作用,不僅是進博展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對接渠道,也是承接、放大其溢出帶動效應的重要載體。
“‘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已從首批30家拓展至今年的60家,引入進博會展品近20萬件,累計進口商品超過3230億元,推動了一批進博首發首展的展品相繼落戶上海,帶動了上海首店經濟蓬勃發展。”在7月26日的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增首店557家,其中,全球或亞洲首店7家,全國及以上高能級首店合計占比達13.5%。
作為“6天+365天”交易服務平臺之一,月星集團以“兩大陣地、兩大IP、百項活動”的創新模式,促進展商變投資商、展品變商品,幫助行業對接國際市場。
在上海環球港及上海月星家居商場內,沃爾沃、奧迪、古馳、迪奧、蘭蔻、施華洛世奇、萬寶龍、天梭、迪卡儂、米技、金可兒等覆蓋了汽車、運動休閑、電器、床具多個領域的眾多品牌,均是歷屆進博會上的“老面孔”。同時,月星家居內搭建的線下專區,還引進了多個國家的百余款進博優選商品,方便消費者購買,也詮釋了“永不落幕的進博會”。
上海環球港的雙子塔寫字樓則為進博會的參展企業提供了產業發展空間,德龍電器、卡西歐、富士電機等國際企業紛紛入駐,以總部經濟的形式實現了“展商向投資商”的轉變。
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127.77億美元,同比增長7.1%,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922家,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到544家。
朱民在26日的通氣會上表示,上海連續四年在進博會期間成功舉辦的“上海城市推介大會”,也進一步堅定了外商投資上海、扎根上海的信心。去年城市推介大會現場簽約了包括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設備、生命健康等重點領域的18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約300億元。今年,上海出臺了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鼓勵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等政策,進一步穩定了外商在滬投資的政策預期,吸引了更多高能級外資項目落戶上海。(實習生池淑雅對此文亦有貢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