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回升帶動工業利潤降幅收窄
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15.5%,較1~6月收窄1.3個百分點,自3月以來累計降幅連續收窄。從當月來看,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6.7%,降幅較6月份收窄1.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收窄。
1~7月,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0.5%,較1~6月回落0.1個百分點。但從當月來看,7月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較6月收窄1.9個百分點。
【資料圖】
從量-價-利潤率三要素來看,推動利潤降幅收窄的主要因素在于價格。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顯示工業生產小幅放緩。7月PPI同比-4.4%,較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初見拐點。1~7月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39%,較1~6月份小幅回落0.02個百分點。
利潤率小幅回落,主要由于費用上升抵消了成本下降。一方面,1~7月每百元營收中的費用由8.34元上升至8.37元,達到年內最高,凸顯出貨幣政策推動降低融資成本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每百元營收中的成本由85.23元回落至85.22元。統計局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中下游行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減輕,工業企業單位成本總體改善。具體到7月當月,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15元,同比減少0.55元,今年以來首次同比減少,有利于企業擴大盈利空間。
原材料制造業利潤改善幅度明顯
分行業看,1~7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21.0%,降幅較1~6月擴大1.1個百分點。受去年同期基數偏高以及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回落影響,采礦業利潤同比降幅持續走闊。
1~7月電熱氣水利潤同比增長38%,較1~6月回升3.9個百分點,其中電力和熱力供應利潤同比為51.2%,較1~6月擴大4.7個百分點,但水的生產和供應利潤增速由2.5%回落至0.1%。隨著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持續發力,發電量增長加快,帶動電力和熱力供應利潤加速。
1~7月制造業利潤同比-18.4%,較1~6月收窄1.6個百分點,降幅連續第5個月收窄,為今年以來最好表現。分上中下游看,據我們測算,上游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速為-49.8%,降幅較1~6月收窄3.8個百分點;中游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為-3.6%,降幅較1~6月擴大2.0個百分點;下游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速為-20.8%,降幅較1~6月收窄0.1個百分點。部分工業行業供求關系有所改善,推動原材料制造業利潤降幅收窄;裝備制造業仍然表現較好,但受國內外需求偏弱拖累,增速略有放緩;下游消費品行業尚未明顯好轉。
從利潤占比來看,裝備制造板塊占比繼續上升。1~7月份,采礦業利潤占比下降0.3個百分點至19.8%,消費制造利潤占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20.1%,原材料制造下降0.1個百分點至15.3%。但裝備制造占比提升0.3個百分點至34.6%,電熱氣水上升0.5個百分點至9.9%。
企業仍處于被動去庫存階段
7月份,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速為1.6%,較6月回落0.6個百分點,創2019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實際庫存(名義庫存與PPI差值)同比增速為6.0%,較6月回落1.6個百分點。
7月制造業PMI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由46.1%回升至46.3%,原材料庫存由47.4%回升至48.2%,兩個指標在經歷了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后小幅回升,但仍在榮枯線以下,顯示企業去庫存速度有所放緩。
結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降幅收窄而產成品存貨增速回落來看,目前企業正處于被動去庫存階段。經濟仍在復蘇途中,對產成品庫存形成消耗,但由于盈利尚未好轉,企業信心有待明顯提振,所以尚未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
應收賬款回收周期回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1~7月,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63.6天,較1~6月份增加0.4天,回升至歷史最高水平,企業銷售和資金周轉情況仍不容樂觀。
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1.0天至49.6天,電熱氣水增加1.2天至59.7天,制造業增加0.3天至64.8天。制造業周轉速度仍然最慢。
分主體看,國有企業增加0.9天至51.6天;股份制企業增加0.5天至61.4天;外資企業增加0.3天至75.1天;私營企業增加0.6天至64.1天。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回款周期仍然明顯高于國企和股份制企業。
資產負債率被動上升
1~7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持平于57.6%,仍為2014年11月以來新高。
7月末,工業企業總資產增速為6.5%,較6月末回落0.1個百分點,總負債增速為6.8%,較6月末回升0.1個百分點,負債增速仍高于資產。一方面,企業資產擴張意愿仍然偏弱,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適度寬松支撐負債擴張,兩種力量綜合作用,使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仍處于近年來高點。
分門類看,采礦業上升0.1個百分點至56.8%;電熱氣水連續第四個月持平于61.1%;制造業持平于56.9%,仍為歷史最高水平。
分主體看,國有企業上升0.1個百分點57.7%;股份制企業持平于58.4%;外資企業持平于53.6%;私營企業持平于60.3%,繼續處于歷史最高水平,私企資產負債表的穩健性更值得關注。
下一階段展望
7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好轉,主要受價格回暖、基數回落以及成本下降等因素帶動,但工業生產量有所回落、生產費用有所回升形成了制約因素。從其他指標來看,企業仍處于被動去庫存階段,資金周轉速度有所放緩,資產負債率被動抬升。
展望下一階段,預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大概率將繼續收窄。一是PPI已經見底,下半年降幅將持續收窄,價格因素將對工業利潤形成支撐。二是受益于逆周期政策加力,加上企業短期去庫存已步入尾聲階段,工業生產對企業利潤的支撐或有所增強。三是隨著原材料成本壓力持續緩解,企業單位成本有望逐步改善。
但也要看到,下一階段外需趨弱繼續拖累出口,國內房地產、消費恢復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民企投資信心有待提振,因此,預計本輪企業盈利修復彈性或仍然偏弱。
(溫彬系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靜文系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民銀研究”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