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到江蘇晶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看到各種比頭發絲還要細的單晶光纖。據了解,該公司藍寶石單晶光纖已經做到全系列的自主研發,最低直徑到35微米,最大長度可達3米以上。這一切得益于晶英光電擁有一支高質量的人才團隊。
江蘇中紅外激光應用技術產業研究院實驗室
“我們的團隊由山東大學教授陶緒堂領軍,他從事了20余年晶體生產類工作,在他的帶領下,超細單晶光纖的技術攻關實現了關鍵性突破。”江蘇晶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王濤說。
從今年1月份以來,江蘇晶英光電已經接到了包括牛津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大、重慶大學等很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訂單,35微米到100微米的單晶光纖訂單已經超過200單,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可以突破2000萬元。“我們現在已經投產兩套設備,希望在今年年底可以實現5臺套設備的投產,在3年以內實現5千萬元的產額和10臺套設備的運轉,力爭成為單晶光纖國內領頭企業,盡早進軍國際市場。”王濤表示。
江蘇中紅外激光應用技術產業研究院由徐州高新區管委會、江蘇師范大學及中紅外激光技術人才團隊投資1億元共同組建。研究院依托國家JMRH創新平臺、江蘇省先進激光技術與新興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江蘇省先進激光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光學工程優勢學科(江蘇師范大學)等激光技術研究與應用的權威平臺和機構,匯集領域內國內頂尖創新人才,在激光陶瓷制備技術、中紅外玻璃材料研發、關鍵激光器件與裝備等領域的研發水平居于國際一流水平。
“我們擁有一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領銜,中紅外激光領域著名科學家牽頭的人才團隊。團隊成員一半以上具有博士學歷。”中紅外激光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副院長、技術副總王飛說。
近年來,徐州高新區堅持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強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校地合作,創新運用校地“雙招雙引”法寶,以高校為“蓄水池”,以各類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業團隊為“養魚池”,高校學科建設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地方新興產業反哺高校學科建設,促進學校和地方、產業和人才深度融合;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將人才工作與產業情況、發展規劃相結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大力引進和培育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安全科技、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人才。
在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務的有效舉措下,徐州高新區形成了人才“強磁場”,釋放出強大的創新創業動能,區內現擁有高等院校9所,建設深地科學云龍湖實驗室、江蘇省安全應急產業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研發平臺10個、省級研發平臺118個、新型研發機構36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國際技術交流轉移中心3家。累計引進各類領軍人才80名,各類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62名,獲批省雙創團隊6個、省雙創人才20人,招引各類專業人才超20000人,在校大學生約10萬人。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強發展,徐州高新區正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
(圖片來源:徐州高新區)
(責任編輯:陳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