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9日,重慶市單體體量最大醫療綜合體——中建八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療綜合大樓建設項目封頂,舉辦主體結構封頂儀式暨“安康杯”競賽、勞動競賽啟動儀式。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療綜合大樓建設項目封頂(央廣網發 受訪方供圖)
活動中,與會領導分別作儀式發言,宣讀了“安康杯”競賽、勞動競賽方案,進行了“三號聯創”授旗儀式,并為項目管理人員、勞務工友贈送清涼慰問品。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方供圖)
項目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友誼路,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21層提供床位1300張,為重慶市單體體量最大的醫療綜合體建筑。建成后將有力促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未來教學、醫療、科研、預防保健等工作的發展,提升重慶市應對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為應對大型公共衛生事件提供堅實基礎。
BIM融入智慧建造。項目建設過程中將BIM融入基礎、主體施工全過程,依托中建八局C8BIM協同管理云平臺,工程人員可通過移動設備快速瀏覽模型,實現基于BIM模型的輔助識圖。過程中提出優化建議200余項,形成BIM設計模擬清單50余份,確保設計合理、優化精準。項目施工場區狹小,無環形施工道路,周邊緊鄰醫院內原有建筑現場,除建筑結構實體以外,可用空間少。項目團隊通過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及BIM建模,助力現場各階段平面布置可視化優化塔吊、臨時道路布置,保證現場各項施工有序運轉。項目推行BIM模型輕量化,借助BIM模架設計軟件,在已有結構BIM模型的基礎上,可快速完成對高架支模區域的辨識。同時可參數化調整,完成模架體系方案設計,極大提升工程人員辨識效率。
技術創新品質匠造。項目基礎型式為獨立淺基礎,最小尺寸為1m×1m,數量多達118個。項目團隊優化施工技術,利用改裝潛孔鉆頭間隔打孔,形成開挖臨空面。再以油錘破除的方式,實現了淺基坑開挖全機械式作業,相較傳統人工水鉆開挖施工效率提升近1/3。醫院門診大廳高度,在15.8~21.2米之間,跨度達33.6米,15條梁線荷載達25KN/m。為解決大空間、重荷載的施工難題,項目積極應用新技術,采用盤扣式支架、方鋼龍骨等新技術,實現了大跨度高支模,超限梁施工的一次成優。
攻堅克難高效建造。項目團隊聚力攻堅、克難奮進,10天完成場地清理,30天完成基坑封底,50天完成118個獨基,721米條基及2個筏板基礎開挖,60天沖出正負零,225天完成地上結構封頂。在中建八局成渝地區勞動競賽中,項目連續兩個階段斬獲第一,累獲重慶市一星級智慧工地、重慶市揚塵控制示范工地、重慶市QC成果3項、表揚信3封、中建八局工人先鋒號等榮譽。(陸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