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腦出血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也稱自發性腦出血,是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很高的一種疾病。腦出血患者多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對患者預后、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腦出血后遺癥是指腦出血后引起的腦組織破壞、腦功能障礙,表現為運動功能障礙,如肢體活動障礙、偏癱、四肢癱;認知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表現為植物狀態;言語功能障礙,表現為言語不清、失語;吞咽功能障礙,表現為嗆咳、不能進食;大小便障礙等。下面對腦出血后遺癥患者的護理要點進行總結,希望幫助照護者更好地護理腦出血后遺癥患者。
督促患者按時服藥。在康復階段,為了幫助腦出血后遺癥患者實現身心健康的合理恢復,照護者應積極引導患者遵醫囑定時定量服用相關藥物,切忌自行停藥、減藥。實踐表明,通過規律服藥,有利于幫助患者合理實現病情的控制,對于疾病恢復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保障患者營養供應。為了幫助腦出血后遺癥患者實現體質的強化與改善,照護者應及時為患者制訂科學的飲食計劃,指導患者進食低鹽、低脂、低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戒煙戒酒。若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礙,可酌情給予留置胃管、鼻腸管,進行鼻飼、腸內或腸外營養,以保證患者的營養供應。
康復訓練指導。腦出血后遺癥中較為常見的有言語障礙、吞咽功能障礙、肢體運動障礙等。針對相關問題,照護者應幫助患者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其中,對于言語障礙患者,可以引導其對于發音能力進行系統的練習。對于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結合冷刺激的方式幫助患者實現對于吞咽反射的恢復,還可給予側方吞咽、空吞咽、交替吞咽等訓練方法,促進患者吞咽功能康復。改善運動功能訓練方面,早期給予床上被動訓練,隨著肢體功能的恢復,繼而給予力量訓練、靈活性和協調性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等,運動方式應按照被動、輔助到自主運動的順序進行,運動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原則。
落實患者心理疏導。由于受到腦出血后遺癥的影響,患者對于身體的支配能力有所降低,因此,部分患者在康復期間容易產生焦慮、急躁、悲觀、失望等心理障礙,導致康復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至關重要。常用的心理護理方法有焦點式心理護理、音樂療法、認知療法、心理疏導等。
積極治療原發病。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的常見原因,高血壓性腦出血可導致頭痛、昏迷,嚴重時形成腦水腫、腦疝等,因此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通過節制不良嗜好、合理化調整飲食結構、控制體重、勞逸結合,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血脂,規律服藥,避免重體力活動,保持情緒穩定等措施,預防腦出血發生。
定期隨訪。通過對腦出血后遺癥患者的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目前的生活情況,是否存在功能障礙,是否堅持服藥治療,針對現存問題給予患者更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利于疾病恢復。
在腦出血后遺癥患者護理工作中,通過做好護理問題的剖析,醫護人員可幫助患者有效實現病情的合理控制,對于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提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文/張文娟(太原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