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林潔)400萬張圖片,5800多個日與夜。廣州市白云區(qū)融媒體中心攝影記者石建華說,自己將熱愛和激情融進了一幀幀相片里,用鏡頭記錄著城鄉(xiāng)變遷,讓更多人看到廣州的不斷發(fā)展。記者8月25日從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獲悉,他們通過開展“青春‘藝’起來”系列活動,傾聽青年文藝工作者講述青春故事。
現(xiàn)場的相聲表演。主辦方供圖
如今,石建華的步伐已遍及廣州白云區(qū)24個鎮(zhèn)街112條行政村。他說,攝影就是用鏡頭記錄風光與人文,將當?shù)氐奶厣谌胱髌罚屖澜缌私馕覀兊闹袊L貌。在全民攝影的時代,攝影作為一種社交語言走入生活,隨著科技的迭代更新,攝影作品更具多元化。“一面科技,一面藝術”,攝影不單是一張圖像,更是為觀眾構建了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未來。
作為一名曲藝演員,揭熙的作品曾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9歲起開始學習曲藝的揭熙表示,傳統(tǒng)曲藝形式在當下新媒體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可以有更好的平臺施展,不同的曲種以及南北文化之間相互融合,讓表演的舞臺更具觀賞性,且被年輕觀眾接受并喜愛。他感慨,在曲藝中度過的人生是充滿人情味、煙火氣的,尤其是在參與下部隊、下基層、進社區(qū)、進校園等文藝志愿活動時,體會到人民群眾的真心真情彌足珍貴。
“我將一如既往熱愛舞蹈事業(yè)并為之奮斗自己的青春?!睆V州歌舞劇院首席舞蹈演員梁綺琦談到,之前參演大型晚會《奮斗吧 中華兒女》時僅有幾個鏡頭,但收獲了來自觀眾的支持和認可。之后,自己還出演了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她認為,作為青年舞蹈工作者,應該把握青春最好的年華,積極投身到舞蹈事業(yè)中,新媒體時代給予舞蹈演員更多機會進入大眾的視野。
在廣州文藝市民特色空間(珠江鋼琴創(chuàng)夢園)現(xiàn)場,3位青年文藝工作者還為觀眾展示了各自的才藝。石建華分享了他的攝影作品,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梁綺琦帶來了一段獨舞表演;揭熙與特邀嘉賓王磊一起,即興表演了一段相聲。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wǎng)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