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688363.SH)美女董事長趙燕遭舉報一事一直在市場發酵。截止目前,這位“玻尿酸女王”或華熙生物并未出面澄清。
(資料圖)
“玻尿酸女王”卷入是非
家丑外揚,一向低調隱秘的“玻尿酸女王”趙燕被自家員工舉報。
據鳳凰網科技獨家報道,華熙生物前員工正在向監管部門舉報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侵占小股東利益,強制低價回收員工股票。
這又是一宗典型的小股東“保衛戰”,如果小股東是企業員工,則不可避免會受到大股東的“裹挾”。
追根溯源,2018年,華熙生物約80位員工以約每股18.13元入股,總花費約1億元。2019年華熙生物上市后,股價開啟暴漲模式,市值水漲船高。
待到一年后的解禁日,每股股價已經漲到160元,按此計算,該筆員工持股價值8.8億元。
如員工舉報屬實,這意味著大股東“玻尿酸女王”以2億元低價收購員工價值8.8億的股票,確實存在“薅羊毛之嫌”。
據悉,2020年7月,趙燕指揮公司相關人員要求持有股票的早期員工將股票以每股90元的價格賣給她,而當時華熙生物的股票價格在140元左右。
除了以低于市場價格強制買賣外,“玻尿酸女王”還以離職為“要挾”。據報道,趙燕在會上公開表示,股票賣給她可以繼續留在公司工作,否則在2020年11月6日后(當天為員工股票解禁的日子)必須離開公司,股票解禁后,GP不會幫助該類員工順利減持。
如舉報屬實,這是一筆“強買強賣”,員工要么低價賣股票,要么離職。目前該項事宜已經收到證監會、山東證監局回復,正在介入調查。
事件曝光后的11月3日,華熙生物股價跌1.10%;11月4日,又上漲4.24%。事實上,自2021年股價高點,公司市值已經蒸發近千億元,如今市值不到560億元。
“玻尿酸女王”資本局逐漸浮出水面
相較于廣為人知的玻尿酸生意,趙燕的還有一個身份,隱形的資本家。其投資版圖除了人盡皆知的玻尿酸生意,還有地產、券商、保理等行業。其中,在早期涉足的地產,更是搞得風生水起。
出生于1966年的趙燕今年56,這個年齡在國內富豪群體里算是十分年輕的。她曾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就讀,為以后在醫美領域創業打下基礎。
不過畢業后趙燕并未一開始就創業,而是留校擔任助教。此時的她像極了很多第一代創業的企業家,不安于穩定的現狀,想去外面闖蕩一番。
1987年,她懷揣著夢想南下創業,海南成為她闖蕩的第一站。誰能料到,這位女漢子的第一桶金竟然是冰箱生意。她低價從工廠買入有問題的冰箱,請人維修好后再轉手賣出,就憑這個簡單的低買高賣,趙燕完成了人生第一筆財富積累。
身在海南的她,還經歷了當地房地產暴漲,并進一步實現財富爆發式積累。之后趙燕并未戀戰,而是選擇北上。
2001年,趙燕在北京成立華熙新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東長安街繁華地段、國貿CBD核心區投資開發建設了中環世貿中心。
地鐵一號線和地鐵十號線直通大廈地下二層入口,中國大飯店、國貿飯店、國貿商城等都可由地下連廊直接到達。
2005年,華熙新苑以超18億元中環世貿中心A、B座(現SK大廈)轉讓給新加坡開發商凱德置地。后又被韓國SK集團斥資33.4億元收購,作為集團的中國總部,更名為SK大廈。
繼中環世貿中心后,2006年趙燕承接北京奧運會籃球比賽場館五棵松體育館,開創了國內第一個民營投建的奧運場館。
奧運會結束后,擁有場館40年獨家經營權的華熙集團打造了華熙LIVE·五棵松體育服務綜合體,集休閑、娛樂、餐飲等為一體的大型商圈,成為北京地標性建筑。
“玻尿酸女王”背后,又是一場資本操盤術
相較于在房地產領域的低調、隱秘,如今趙燕更廣為人知的頭銜是“玻尿酸女王”。而“玻尿酸女王”稱號由來,也是經過趙燕一番資本騰挪之后而獲得。
2000年的時候,趙燕在北大攻讀EMBA課程時認識了郭學平。郭一句“一個透明質酸可以鎖住1000個水分子”的話打動了趙燕,財大氣粗的華熙集團就此看上了福瑞達的玻尿酸生意。趙燕手中正達科技成為華熙進軍玻尿酸賽道的重要推手。
具體而言,華熙生物的招股書里寫道,1999年11月12日,生化公司、正大福瑞達、正達科技和美國福瑞達共同簽署了《中美合資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合同》、《中美合資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章程》。協議約定四家公司分別出資人民幣75萬元成立合資公司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
2000年3月1日及2000年3月13日,山東光大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分別出具魯光會驗字[2000]12號和魯光會驗字[2000]36號《驗資報告》,對山東福瑞達股東出資進行驗證,確認截至2000年3月13日,公司已收到全體股東繳納的注冊資本300萬元,各股東均以貨幣出資。
據悉,以上四家出資方中,正達科技是趙燕全資所有的企業。山東福瑞達化工成立后一年內,正達科技受讓正大福瑞達持有的25%股權,成為公司大股東。之后幾年,山東福瑞達化工以正大科技為核心進行多輪股權騰挪。
2012 年6月13日,山東福瑞達更名為華熙福瑞達。2018年,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后,華熙福瑞達更名為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現在的華熙生物。
2019年11月,已經改名之后的華熙生物回到科創板上市,這時候的華熙生物已不僅僅是過去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時期只生產玻尿酸原料的上游公司,它的業務范圍已覆蓋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上市之后,華熙生物獲得投資者的追捧,2021年市值一度超過了1500億元,名利雙收趙燕,就此被人們稱為“玻尿酸女王”。
“玻尿酸女王”生意經失靈,華熙生物股價重挫!
2022年以來,華熙生物整體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股價下跌,市值縮水。或有大環境的原因,但公司凈利率下滑現象也非常值得關注。從2019年上市至今,公司凈利率從31%已經下降至約16%。
公司盈利能力下降還被市場質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2022年前三季度,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3.20億元,同比增長了43.43%,但凈利潤僅有6.77億元,同比僅增長21.99%。
市場競爭方面,華熙生物的合作伙伴兼最強競爭對手愛美客發展一直順風順水,給了前者不小壓力。
愛美客今年前三季度收入14.89億僅為華熙生物的三分之一,但是凈利潤卻高達9.922億,接近華熙生物的1.5倍。在毛利率方面,愛美客高達94.61%,而華熙生物為77.23%。
此外,與自身相比,華熙生物的業績增速也在逐步放緩。自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三季度,華熙生物的單季度營收增速分別為111.12%、100.20%、65.69%、86.77%、61.57%、44.89%、28.76%,整體呈現下滑趨勢。
華熙生物業績增速放緩及盈利不佳,與趙燕選錯了合作伙伴有很大關系。市場不少人認為,華熙生物雖提前布局肉毒素賽道,但由于選錯合作伙伴有關系,導致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2015年,華熙生物與韓國Medytox成立合資公司“華熙美得妥”,用以在國內開發、拓展及銷售Medytox生產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以及其他醫療美容產品。
但在2020年,Medytox旗下的肉毒素產品Meditoxin被曝出存在安全問題,導致Medytox肉毒素產品無法在中國完成產品注冊和銷售,Medytox無法通過合法方式向華熙生物提供肉毒素產品。
2022年8月初,華熙生物公告稱,已向韓國公司Medytox發出律師函,要求終止/撤銷/解除二者之間圍繞肉毒素達成的合作協議。這意味著華熙生物“苦等”7年的肉毒素夢破碎。
現如今,在華熙生物業績增速放緩之際,卷入是非的“玻尿酸女王”趙燕又將采用何種資本運作,帶領華熙生物走出困境呢?
作者|砍柴人
編輯|May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