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正式揭曉,陶氏公司榮獲環境生態貢獻獎。作為行業領先的材料科學公司,陶氏公司為包裝、基礎建設、交通運輸等高增長市場提供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并長年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目標,密切圍繞緩解氣候變化、消除塑料廢棄物等全球難題,為全社會打造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同時采取循環經濟方案,為所有人創造更光明、更可持續的未來。
“今年恰逢陶氏公司成立125周年。在這125年來,我們憑借著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深厚積累,以及與各方合作伙伴攜手創新,暢想無限,應對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和難題,比如氣候變化、海洋垃圾、生物多樣性降低、水和空氣污染等。” 陶氏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褚曉勤表示。
(資料圖)
減少碳排放,陶氏公司在行動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飆升,由此引發的致命洪水、風暴和自然災害頻頻對全球經濟和環境造成打擊。世界經濟論壇此前發布的報告認為,極端天氣事件已被列為威脅全球穩定的首要風險。
為了緩解氣候變化,當務之急是切實減少碳排放。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陶氏公司全方位地實施減碳策略,計劃到2030年,每年凈碳排放量與2020年的基線相比減少500萬噸(即減少15%),并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除了脫碳,促進循環經濟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褚曉勤表示。
陶氏公司致力于在多個領域解決碳排放問題,如推動有助于減少碳排放的材料創新、控制生產排放、與合作伙伴共同降低產品的碳排放等。“從原材料直到產品生命周期結束,我們希望對自己采取的每一個行動都充分負責。”陶氏公司這樣認為。
例如,陶氏公司生產的高性能聚乙烯材料可用于軟塑包裝,讓全球日益增長的人口更輕松地獲取新鮮食品、安全飲用水和各類藥品。根據清華大學研究報告,由于用量更少、重量更輕,軟塑包裝的碳排放僅為硬塑包裝的一半。同時,陶氏公司還積極推動軟塑包裝的可回收進程,突破傳統復合軟包裝不可回收的局限,助力包裝行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能源行業是當今約四分之三溫室氣體的排放來源,是緩解氣候問題的關鍵。陶氏公司是業內清潔能源使用大戶,在全球同類企業中排名前25,還簽署了涉及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燃料、堆填區沼氣和水電的多項采購合同。
此外,陶氏借助專業技術優勢,有效地減少了產品制造的資源消耗。例如,通過陶氏新開發的FCHh這項催化劑革新技術,進行化學生產的關鍵步驟丙烷脫氫制丙烯,可降低碳排放至少20%。隨著能源網絡系統逐步由可再生能源主導,利用可再生電力加熱蒸汽裂解爐,也可能成為化工行業的一大脫碳途,陶氏公司正在推動電裂解制乙烯裝置。
對于工業部門等難以脫碳的行業,碳捕集屬于一項關鍵的過渡性技術。陶氏公司也在為實現低碳氫能、碳捕集與利用以及廢棄物回收提供產業創新支持。
自成立以來,可持續發展便一直是陶氏公司的業務基石。這家擁有百余年制造歷史的行業龍頭經歷了多次技術變革。在這次低碳技術變革中,陶氏依然在重塑自我,引領行業行動。
解決塑料難題的路上不止步
塑料是全球消費者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然而大量廢棄的塑料造成河流淤塞、海洋污染,破壞著全球的自然生態環境。
對此,陶氏公司提出“變廢為寶”和“實現閉環”兩大目標,積極攜手合作伙伴促進塑料回收,通過投資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力求在全球范圍內增強回收利用塑料的能力。公司計劃在2030年,每年提供300萬噸采用塑料廢棄物及其他形式的替代原料生產的循環或可再生產品。
作為“終結塑料廢棄物聯盟”(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的創始成員,陶氏公司積極聯合客戶、政府、廢棄物管理企業和環保組織來共同迎戰。該聯盟近50個成員,承諾捐獻15億美元,用于開發和擴展管理塑料廢棄物的解決方案并推廣塑料后續利用解決方案。
此外,陶氏參與了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塑料行動伙伴關系”(Global Plastic Action Partnership)項目,解決河流、三角洲地區和海洋的塑料污染問題。2021年,陶氏公司大中華區700多名員工攜親朋好友及客戶伙伴參與,共清理了3227公斤的塑料廢棄物,其中15%的廢棄物交送回收機構再利用。
通過自身材料科學專長,陶氏投資了大量前沿的回收技術,大大推動全球的塑料回收量,促進再循環材料的使用,為世界打造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例如,陶氏推出一款由生物基可再生原料制成的塑料包裝材料產品已實現商業化;推出全新機械回收塑料樹脂系列,該系列產品可用于軟質或硬質塑料包裝應用;幫助客戶設計可回收方案,提供品類廣泛的樹脂、黏合劑、特種材料和涂料,進一步提高塑料包裝的回收率。
為中國社會貢獻公益力量
大中華區是陶氏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自1979年陶氏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已經建立以商務機構、世界級制造基地和創新基地為基礎的完備網絡。
在中國,陶氏公司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豐富多樣的公益項目和科普活動,關心關愛中國學生,賦能科學教育領域。
張家港生產基地是陶氏公司在中國最大的生產基地,陶氏在張家港展開“綠色校園”項目,運用自身先進的環保材料以及基礎建設領域內的創新解決方案,幫助當地學校改造教學設施,為在校師生創造更為安全和健康的學習環境。
陶氏公司向張家港中興小學和白云后塍分校捐贈的“綠色校園”公益項目已經正式交付使用,將綠色環保的水性材料用于張家港中興小學4297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外墻,以及張家港白云學校后塍分校的跑道和運動場,共計4365名師生將受益。
陶氏公司張家港生產基地與張家港市特殊教育學校自2018年起攜手發起了“愛心接力”,陶氏當地員工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為孩子們送去溫暖,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
在全中國,陶氏正在通過各類公益活動、教育項目,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介紹給年輕人,深化公益價值。在2022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陶氏公司攜手美團單車與姚基金開啟2022“共享單車變球場”公益項目。三方攜手在云南、四川、甘肅、西藏等省市或自治區的一些鄉村地區建設十座以上的球場,讓至少5000名偏遠地區的青年與學生獲得專業的運動和鍛煉場所。
自2007年開始,陶氏公司與青年成就中國合作開展《我們的城市》課程。截至2021年底,已有來自39個城市、超過73萬中國青少年受益于此課程。此外,作為中國化學會的合作伙伴,陶氏公司已經連續九年贊助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累計贊助超過100萬美元,共吸引115萬名學生參賽;還組織獲獎隊員參觀上海陶氏中心和張家港生產基地,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和在化學領域尋求職業發展的興趣。
“我們努力推動可持續發展教育,和非營利性組織以及合作伙伴一起激發年輕一代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并為他們創造更安全和健康的學習和運動環境。在未來,愿我們一起,讓繁榮的發展更可持續,更好的保護我們地自然資源,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共同譜寫下一個125年的可持續篇章。”褚曉勤表示。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