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硅料價格持續下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行情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硅料最低價格已經降至15萬元/噸以下,這較2022年高點價格直接“腰斬”。
據行業預計,今年硅料產能增量或達百萬噸以上,隨著硅料產能的逐步釋放,尤其下半年開始供給放量和價格下滑將更為明顯。
全年看,“降價”或將成為2023年光伏行業的一大關鍵詞。
(資料圖)
01硅料價格出現大幅下降
提及近兩年的硅料價格走勢,很多人直呼“魔幻”。
2022年初硅料價格從8.8萬元/噸一路漲至33萬元/噸,漲幅高達2.75倍。但自11月中旬開始,硅料價格止住了瘋狂飆漲的勢頭,出現跳崖式下跌,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跌破20萬元/噸,春節后硅料價格又快速反彈,走出“深V”行情。
進入3月份后,硅料價格步入較長的下行周期。據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多晶硅復投料、單晶致密料、單晶菜花料的均價分別跌至16.03萬元/噸、15.79萬元/噸、15.5萬元/噸,周環比跌幅繼續擴大分別達11.97%、12.62%、12.48%。
針對訂單交易的情況,硅業分會指出,本周的成交狀況并不樂觀。有新訂單的企業數量有8家,二線企業簽單節奏明顯謹慎,成交量不大。
這主要是近期硅料價格接連下跌,為避免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造成的跌價損失,下游硅片端和電池端多選擇觀望,交投氛圍清淡。
究根結底,硅料價格大幅回落與行業供給情況息息相關。
近幾年來,全國多晶硅產量屢創新高。據硅業分會統計,2021年全國多晶硅產量為50.5萬噸,較2018年實現翻倍,而今年僅1-4月多晶硅產量已達到41.5萬噸,同比增長91.2%。
今年5-6月,硅料新增投放的產能規模約40萬噸。考慮3-5個月的爬坡周期,以及3季度夏季運行例行檢修的情況,預計8-9月隨著本輪新產能的逐步爬坡預計增幅進一步提升。
據硅業分會保守估計,2023年全年國內硅料產量在135萬噸左右。另外,多晶硅產能仍在持續擴張,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硅料企業規劃擴產項目超170萬噸。
業內判斷,硅料全年供過于求趨勢明顯,尤其從下半年開始,供給放量將更為明顯,未來價格還有可能大幅下探。
02降價壓力已傳導至下游
上游硅料價格持續下行,必然會向下游環節帶來了較大成本傳導壓力。
硅片龍頭之一TCL中環最新報價正印證了這一現象。據TCL中環報價顯示,該公司P型150μm厚度的182、210、218尺寸硅片價格,分別每片降至5元、6.4元和6.91元,對比4月6日的報價,上述三種型號硅片降幅分別為21.88%、20.5%、20.48%。
從N型硅片方面看,130μm厚度的N型硅片,182、210尺寸硅片報價分別每片為5.09元和6.52元,對比4月6日的報價,降幅分別為21.93%、20.48%;182、210尺寸的110μm厚度N型硅片報價分別為4.89元、6.26元,對比4月6日的報價降幅分別為21.88%、20.45%。
對于硅片的降價,主要就是因為上游硅料價格回落,使得下游對硅片環節有較強的降價預期。
目前,全市場硅料整體庫存有接近10萬噸的水平,在硅料價格明確下跌的時期,高庫存企業會承受極大的存貨跌價損失,預期三季度硅片產能釋放量將顯著增加,因此部分廠商選擇提前降價清庫存。
不難猜測,硅料、硅片大幅降價后,還會繼續向下游傳遞,電池片、組件環節將隨之啟動,這一系列連鎖反應將觸發了整個產業鏈中下游的利潤重新分配。
03業績增速下滑,硅料企業將何去何從?
事實上,從今年一季度各大硅料企業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過去兩年超高的利潤增長勢頭已經開始放緩。
以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為例,一季度實現營收332.44億元,同比增長34.67%;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6.01億元,同比增長65.59%,超出市場預期。
在硅料價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通威為何還能保障自己的利潤空間?這主要得益于產銷規模擴大帶來的成本優勢;及其一體化布局持續推進,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此前,通威股份在光伏產業的布局僅涉及硅料和電池片。在這兩大領域內,公司已經做到了行業頭部,但在2022年通威股份開始向下游組件布局,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過,從季度同比增速看,通威股份2022年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為39.96億元,同比增長84.62%,相較而言,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同比增速已明顯放緩。
另一家硅料龍頭大全能源則相對保守,是一家純粹的硅料企業。面對硅料價格“暴跌”的沖擊,大全能源業績“開倒車”,一季度凈利潤為29.11億元,同比增速為-32.49%,而去年四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則為222.7%。
然而,在可預見的業績壓力下,硅料企業卻開始新一輪的產能擴張。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協鑫科技、特變電工硅料“四大天王”是擴產主力,僅2023年就將新增超過40萬噸硅料產能,力求以出貨量增長繼續維持業績增長。
產能過剩預期下,硅料龍頭們為何還要擴產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在行業產能過剩后,行業競爭加劇,那些生產成本高的落后企業會被淘汰出局,而像通威股份、大全能源這樣的行業龍頭反而能受益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作者|瓶子
編輯|effie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