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代銷金融產品收入下降,券商財富管理轉型醞釀新打法
上半年,受市場波動影響,券商經紀業務普遍承壓。作為財富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券商上半年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下滑明顯,僅8家券商實現正增長。
(資料圖片)
財富管理轉型之路遇阻,不少券商在半年報中表示正探索新打法。業內人士認為,代銷金融產品收入下滑主要受到市場影響,要想實現穩定的收益增長,未來財富管理必須從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模式轉變。
中小券商經紀業務“異軍突起”
經紀業務是券商傳統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是經紀業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以半年報合并口徑統計,中信證券以58.86億元的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穩居第一,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緊隨其后。從金額看,排名第二至第七的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在30億元至40億元之間,排名第八至第十的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在25億元至30億元之間,整體差距不大。
與去年同期相比,經紀業務前十大券商構成沒有發生變化,但座次有所調整。例如,華泰證券由去年的第六位升至第三位,中信建投由去年的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而中國銀河、廣發證券、國信證券及中金公司的位次均有所下降。
上半年,受市場波動影響,券商經紀業務普遍承壓,但中小券商的經紀業務“異軍突起”。例如,華林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長10.28%,增幅位居所有上市券商的首位,華安證券、天風證券、國聯證券等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增幅均超過5%。華林證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線上業務增長顯著,實現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36.45%;線上交易量達5337.45億元,同比增加39.55%。
盡管上半年各大券商經紀業務表現低迷,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券商半年報陸續發布,業績利空出盡,預計下半年的主要增量在經紀和投行業務。經紀業務方面,8月以來,兩市成交活躍,泛財富管理行業景氣度依然處于上行通道。
代銷金融產品收入普遍下滑
隨著券商降低對傳統通道業務收入的依賴,加速向財富管理模式轉型,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被視為衡量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
上半年,上市券商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普遍下滑。中信證券以8.71億元的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位居第一;中金公司位居第二,上半年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為6.08億元;華泰證券、中信建投等龍頭券商緊隨其后。
從同比增速看,僅8家券商的代銷凈收入實現增長,分別為華鑫證券、東方財富、華泰證券、東興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華創證券、中金公司。其中,華鑫證券以51.97%的同比增速居首,實現代銷凈收入0.07億元;東方財富實現代銷凈收入0.85億元,同比增長28.48%。
信達證券非銀分析師王舫朝表示,基于交易量和產品銷量驅動的財富管理,無法提供穩定的收入與股東回報。以客戶為中心,發展圍繞客戶資產的獲取與留存進行多元化變現的財富管理業務才是長久之計。
探索財富管理轉型新打法
財富管理方面,券商正在探索新的轉型升級,從單純產品銷售向以資產服務配置為核心、多方共贏的買方投顧模式轉變成為一大趨勢。
截至目前,已有60家機構獲得基金投顧試點資格,其中包括29家證券公司,占比超過48%。以基金投顧為代表的買方投顧業務正成為券商財富管理的主戰場。
在半年報中,不少券商透露了基金投顧業務的進展。國聯證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基金投顧業務,通過投資者教育、員工培訓、系統建設優化及創新合作模式等方面努力拓展業務規模。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基金投顧業務簽約總戶數20.17萬戶,授權賬戶資產規模達到74.13億元。
龍頭券商的數字化轉型步伐也在加快,金融科技正在助推券商構建高精度、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模式。華泰證券表示,集團財富管理業務致力打造總部驅動、總分聯動的平臺化、一體化發展模式,搭建聚焦客戶全生命周期運營的全新架構體系,積極探索以內容為牽引的全新客戶運營模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