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姚文嵩
(相關資料圖)
“一周虧掉了幾個月收益,收益時一天三毛五毛的,虧時一天一百多。”近日,市南區的姜女士向記者反映,在銀行買的R2級別(中低風險)的穩健型理財產品出現了大幅虧損。受債市波動等因素影響,近日,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大面積凈值回撤,據wind理財產品凈值表現數據,剔除近2個月無凈值數據的產品,截至11月19日,全市場存續理財產品中,其中累計單位凈值小于1的破凈產品有2415只,不過多數產品虧損幅度較小,基本在0.98元至0.99區間之內。一時間,“銀行理財虧錢了”“贖回銀行理財產品”等話題充斥著各社交平臺。與此同時,各銀行理財子公司快速做出反應,致信投資者表態,建議投資者堅定信心,以時間換收益,若可投資期限較短,可購買現金管理類產品等。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受近期債市波動外溢,進而對銀行理財市場產生的影響,并不會持續很久。
銀行理財再次大面積破凈
一直穩字當頭的債券市場前段時間風云突變,接連數日遭遇“急跌”。對以投資債券為主的理財產品帶來較大沖擊。“我去年在一家國有大行陸續買了4款理財產品,今年3月份的時候就跌了一次,我當時心急得天天睡不著覺,這好不容易一點一點漲上來了,眼看著有點收益了,沒想到前幾天一下就又跌回去了,我這心臟真的是受不了。”姜女士說起自己的理財經歷一臉郁悶。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姜女士有類似經歷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今年初,銀行理財經歷了大幅度的收益下滑,理財公司產品破凈率一度超10%。而進入11月,銀行理財再次迎來大面積下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理財公司發行的15654只理財產品中,有1239只凈值小于1,破凈比為7.91%;有7597只最新一期的凈值增長率為負,即凈值下跌;有7550只產品近一周的回報為負,綜合來看,近半數理財產品在近一周出現了虧損。
然而,截至11月19日,全市場存續理財產品中,其中累計單位凈值小于1的破凈產品卻達到了2415只,破凈比達到了15.63%。僅隔兩天,破凈產品增加1176只,不過多數產品虧損幅度較小,基本在0.98元至0.99區間之內。
在存續的破凈產品中,新發產品成了“重災區”。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8月至10月,理財公司新成立的理財產品共有2077只,成立時間較久,已公布最新累計凈值的產品有969只,其中有93只產品最新累計凈值低于1,占公布總數的9.60%。其中,破凈產品數量超過10只的有三家理財公司。
對此,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此輪銀行理財收益下跌,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債券市場的調整。從歷史數據來看,債券下跌幅度并不是特別大,只是這次跌得特別急。這一輪債券市場的調整的幅度比今年2月份略大,而且更快。二、三月份當時可能債券市場也有比較明顯的調整,但是持續的時間是比較久的,這一次短短幾天內債券市場跌了很多,所以投資者的主觀感覺更加明顯。
部分產品遭遇“巨額贖回”
超2000只銀行理財“破凈”,導致一些銀行理財產品遭遇“巨額贖回”。11月22日,徽銀理財就發布了多只產品發生巨額贖回的公告。這些公告涉及的理財產品有“安盈”日開1號凈值型理財產品、“安盈”固定收益類最低持有7天凈值型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基本為R2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理財。據關于徽銀理財“安盈”日開1號凈值型理財產品(PNHY210223)發生巨額贖回的公告顯示,該理財產品于2022年11月18 日累計凈贖回份額(當日累計贖回份額-當日累計申購份額)超過前一交易日日終本理財產品總份額的10%,觸發巨額贖回。根據產品說明書中關于“巨額贖回”條款的有關約定,本次受理的贖回申請是按比例部分確認。而該產品贖回申請確認比例為82.71%。徽銀理財“安盈”日開1號凈值型理財產品(PNHY210223)也發布了發生巨額贖回的公告。實際上,在此前,徽銀理財也發布了多款產品遭遇巨額贖回的公告。
11月16日,招商銀行一度出現理財產品“招銀理財招睿活錢管家添金2號(100903)”無法贖回情況,原因是贖回客戶太多,已觸碰巨額贖回上限。據了解,該產品風險級別為R2中低風險,無權益倉位,主投債券。從風險級別來看,該產品可謂穩健。然而自11月8日以來,該產品歷史收益率“猛回頭”,自0.85%走低至0.65%,單位凈值也一路回撤。招商銀行客服表示,目前該產品已可以正常贖回。
不僅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巨額贖回,在這輪債市的震蕩中,也有部分債券基金遭遇大額贖回,對外發布提高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以期保護持有人利益。還有債基投資者也向記者反映,“接近三個月的收益幾天之內跌沒了。”
各銀行機構積極應對
在這一產品凈值急跌過程之中,面對凈值回撤和產品贖回壓力,包括招銀理財、中銀理財、民生理財、中郵理財、南銀理財、興銀理財等多家機構紛紛向投資者喊話,一方面安撫投資者情緒,另一方面也對后市進行分析展望。這些機構紛紛認為,在逐漸消化政策預期后,市場預計將回歸現有基本面,產品凈值表現也將逐步修復。
平安理財表示,短期面對債市面臨的市場情緒釋放,需要保持敬畏,保持敏感性。投資操作上,平安理財將以降久期、保流動性為主要目標。中期來看,債券資產經過近期深度調整后,性價比有所回升;債券收益率逐步進入更有價值的配置區間,關注右側布局。
杭銀理財表示,在逐漸消化政策預期后,市場預計回歸現有基本面,產品凈值表現也將逐步修復。對于市場變化,浦銀理財稱,絕大多數組合及時地將結構調整為防御態勢,做好流動性管理,為后續的進攻爭取空間。
除此之外,多家銀行理財機構對新發產品進行了調整。記者梳理發現,一方面是投資期限長的理財產品數量明顯增多,另一方面,部分銀行將產品的贖回管理規則做了調整。例如,招銀理財將旗下一款產品的贖回開放時間進行了縮短。
“實際上,整體來看,破凈峰值不及年初,對銀行理財機構的投資運作影響有限。”普益標準研究員姜玲介紹,在經歷3月份市場“破凈潮”后,銀行理財機構對新發產品進行了調整。封閉式產品期限有所延長,截至2022年6月份,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延長至443天,同比增長57.65%,短期內贖回壓力較小。
南方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也表示,贖回壓力對個別組合是客觀存在的。當前債券市場深度和交易活躍程度都較好,調整到位后會有穩定資金關注,同時市場流動性環境較為均衡,出現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
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凈值波動
對于理財市場的波動,不少投資人士建議普通投資者不必過于驚慌,需要理性面對。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曾對媒體表示,理財產品凈值漲跌起伏是正常現象,投資者不應遇到產品凈值或收益下跌就著急贖回,應關注產品的中長期收益走勢。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投資者也應該充分了解自身的風險偏好及理財產品的風險情況,不購買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
普益標準研究員姜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同樣表示,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凈值波動,短期市場波動不能代表產品到期后最終呈現的收益水平,可長期持有產品靜待市場修復。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在回撤和波動控制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待市場企穩,仍具流動性配置價值。
“對于長期配置的個人投資者而言,不需要過多擔心利率風險帶來的回撤,利率擇時對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非常難的,且性價比不高,可以繼續持有等待凈值修復。”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蔣睿表示,對于短期持有的投資者而言,主要看資金的可用時間,其他投資機會等,根據自身情況判斷。除發生踩踏和信用風險,都可以選擇做時間的朋友等待凈值修復。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債券市場經歷短期調整,部分資產的估值如存單、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商業銀行永續債等主要投資品種甚至已經跌到年初的位置,當前的市場已經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風險已經得到了一定釋放,未來仍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