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發產品募集升溫,銀行理財規模有望“回血”
“‘破凈潮’逐漸退去,這段時間銀行理財公司產品募集熱度明顯上升。”昨日,華東地區一位銀行理財銷售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臨近春節,銀行理財產品凈值逐步回升,投資者信心也在恢復,從咨詢贖回轉向認購。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公司也調整了產品策略,更注重穩健性。市場預計,凈值持續修復將提振投資者信心,銀行理財規模有望回升。
新發產品募集升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11月,債市調整,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回撤較大,銷售遇冷。不過,情況正在好轉。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實際募集規模前30名的產品的平均募集規模為34.08億元,環比上升11%;2022年12月全市場新發2468款產品,環比增加193款。與此同時,銀行理財產品的贖回壓力有所緩解。“現在已經沒有客戶咨詢贖回了。”招商銀行一位理財經理說。
募集熱度提升、贖回壓力緩解,主要得益于近期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回升。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表示,2022年12月中旬以來,各類型理財公司代表產品凈值企穩回升。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4日,中長債、短債、偏債混合理財,合成凈值區間收益率分別為0.49%、0.27%、0.27%。“代表性理財產品凈值回升,全部理財公司‘破凈’率繼續下降,由2022年12月30日的19.8%下降至1月6日的15.8%。”
穩健性凸顯
目前,銀行理財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產品設置,并在產品設計、投資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整,更加注重風控和穩健性。據悉,多家銀行理財公司著手優化產品運作策略、產品的風險收益定位,向投資者提供不同風險等級、期限的產品,提升流動性管理水平。
比如,為滿足謹慎型投資者理財需求,光大理財新推出的產品,就主打“低風險、低回撤”風格。從投資范圍看,該產品100%投資于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其中銀行存款及貨幣市場工具的合計投資比例不低于60%。長期來看,銀行理財公司應進一步完善投研能力,豐富產品種類,才能幫助投資者獲得超額收益。“銀行理財公司要完善大類資產配置體系建設,優化高波動資產與穩健收益資產的配置比例,推出更多不同風險收益結構特征的產品。”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翟立宏表示。
銀行理財規模有望回升
債市回暖,疊加政策支持經濟復蘇的力度加大,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有望進入上升通道,配置吸引力顯現。
國泰君安稱,當前是配置銀行理財產品的較好時機。一方面,與純債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定,仍是居民理財配置首選;另一方面,隨著后續債市逐步企穩,理財產品的凈值也將隨之修復。
展望后市,市場人士認為,凈值持續修復將提振投資者信心,銀行理財規模有望回升,預計2023年理財規模同比增速或超過15%。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理財凈值走勢及修復進展看,預計春節前后理財規模開始回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