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沙特因減產而產生的分歧還在加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已紛紛“站隊”沙特。
據新華社報道,多個國家16日表示,產油國組織(OPEC+)本月初所作大幅減產石油的決定是出于經濟考慮。OPEC主要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強調“完全拒絕”減產出于政治動機的說法。
(資料圖片)
自從OPEC+在5日宣布自今年11月起大幅減產后,就引發了美國的強烈不滿。美國把矛頭指向了OPEC的“領頭羊”沙特,美國總統拜登在11日表示,沙特的做法“會有后果”。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還稱沙特此舉“無疑是在與俄羅斯保持一致”。
沙特長期以來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如今在能源問題上的分歧卻越來越大。對此,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沙特等中東產油國的地位凸顯,各方競相拉攏,政策回旋余地擴大,增強了其實行更獨立政策的底氣。
產油國發聲反駁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13日的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曾向沙特提供分析表明OPEC+減產“沒有市場依據”。另外他還透露:“其他OPEC成員國曾私下告訴我們,他們也不同意沙特的決定,但出于被迫還是支持了沙特。”
沙特國王薩勒曼16日親自出來解釋沙特的石油政策。他表示,沙特目前所在做的是努力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和平衡,這包括維系OPEC+聯盟。沙特國防大臣哈立德也補充道,盡管石油市場供應不平衡,但出于經濟考慮,OPEC+仍然決定減產,他特別強調減產是OPEC+所有成員國的一致決定。
此后,中東產油國紛紛力挺沙特。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想說明的是,OPEC+的最新決定,是所有成員國一致通過的,這純粹是一個技術決定,絕對沒有任何政治意圖。”此后,巴林、科威特和阿曼等國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此前,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秘書長阿里·本·薩卜特15日發表聲明稱,減產是在“正確時間”作出的“正確決定”,主要目的是確保市場穩定和平衡,使油價達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水平。
美沙關系“雪上加霜”
據新華社援引美國媒體的報道,美方官員曾警告沙特如果支持減產石油,將被視為在烏克蘭問題上支持俄羅斯,有損美方對沙特已經有所減弱的支持。美方官員要求沙特及其他海灣地區產油國推遲一個月實施減產計劃。
13日沙特外交部在聲明中證實,美國要求推遲減產的要求確實存在。聲明中寫道,沙特政府“在與美國持續協商過程中表示,所有經濟分析都顯示,如果按照(美方)建議,將OPEC+的(減產)決定推遲一個月,將給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沙特方面認為美國提出推遲減產的要求,是因為擔心11月8日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前的關鍵時間內油價繼續飆升,影響民主黨支持率。不過沙特外交事務國務大臣朱拜爾對美國媒體喊話,沙特與俄羅斯合作減少石油產量是為了穩定市場,沒有政治動機。
對于美沙關系,拜登的措辭也越來越嚴厲。在OPEC+5日宣布決定后,拜登當時只是表示減產“令人失望”。在11日,拜登則向媒體表示,他將與國會商討如何處理美沙關系。他雖沒有透露是否會暫停對沙特的軍售,但強調沙特的做法“一定會有后果”。
而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16日說,拜登將重新評估美國與沙特的關系,包括改變對沙特的安全援助。他還表示,拜登在11月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沒有計劃”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會面。他補充說道,由于沙特支持石油減產,使得本已緊張的美沙關系雪上加霜。
鄒志強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沙特的減產決定主要是基于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供求關系基本面的判斷,是前瞻性、預防性的舉措。他表示,同時沙特也是為了借機在國際能源格局變動中掌握更大話語權,提升和穩固自身的國際權力地位。此外,當前沙特與美國利益與政策分歧更加明顯,沙特也日益不愿犧牲自身利益支持美國的政策訴求,可以說是其戰略自主性提升的表現。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