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海第四批集中供地落槌,6宗地塊中有4宗底價成交,共攬金126.8億元。
盡管上海四輪集中供地的熱度整體有下降的態勢,但縱觀2022年全年,在全國土地市場上,上海仍算得上發揮穩定,超100宗地塊均成功出讓,眾多房企斥巨資補倉,搶占先機。
其中,來自華南的招商蛇口、華發股份、保利發展三家房企在四輪土拍中分別斬獲數宗地塊,全口徑拿地金額均在200億以上,拿地數量皆位列各大房企前列。
(相關資料圖)
上海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盧文曦認為,近期金融層面對房企的支持快速落實,不少房企獲得銀行授信、融資支持等利好政策,有助于房企緩解資金壓力,同時,上海新房市場表現出的韌性也將強化房企繼續在上海拿地的信心。
供地規模降至新低
與前三次分多日完成土地出讓不同,第四批次地塊一天之內就確定了歸屬,這也是今年上海四輪土拍中供應量最少的一批次,6幅地塊起始總價約為122.26億元。
靜安區中興社區地塊、嘉定區安亭鎮汽車城地塊、臨港新片區萬祥社區地塊、青浦區華新鎮地塊僅有一名競買人,底價拿下;其中,青浦華新鎮地塊由中交以48.75億元的總價拿下,也是本輪土拍中成交價最高的地塊。
寶山區顧村地塊、青浦區趙巷地塊則是本輪的熱點地塊,吸引了多家競買人爭奪。
其中,寶山顧村地塊共有12家房企參拍,包括招商蛇口、保利發展、國貿、建發、金茂、大華、中鐵置業等眾多熟悉的面孔。經過23輪的報價后,地塊進入一次書面報價環節,最終佳運置業突出重圍,以約20.79億元的總價拿下該熱點地塊,溢價率9.45%。
這也是佳運置業在上海拿下的第3幅地塊,此前的首輪土拍中,該公司在金山、寶山羅店連下兩子,總拿地金額約為40.3億元。
廈門國貿則從另7個競買人手中搶下了青浦區趙巷鎮地塊,成交價為32.88萬元,摘得了其2022年在上海的第二幅地塊。
整體來看,本輪土拍是2022年上海四輪集中供地中供應量最小、成交金額最少且底價成交地塊占比最高的一輪。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負責人張凱認為,本次土拍預公告40宗地塊,最終公告數量僅6宗,入圍數量不足兩成,主要原因是臨近年末很多上市房企由于年報數據約束減少投資、另外本年度優質地塊基本出盡,因此最終僅6宗地塊出讓。
也正是由于上海在前三輪土拍中拿出的諸多優質地塊,引得眾多房企參與,保持了上海市場的熱度。
例如在第二輪土拍中,土地供應向來緊張的長寧區時隔三年拿出了一宗宅地,且位于傳統別墅區西郊板塊,且高達16.3萬元/平方米的房地聯動價,也成為上海實行新房指導價以來的新高,為項目留出了可觀的利潤空間。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上海第二批推出的地塊中,傳統中心城區有8幅地塊推出,外圍區域也以改善置業熱點片區為主,優質地塊供應量顯著增加,促使土拍熱度明顯回升,約4.5%的整體溢價率僅次于2021年首次集中供地的整體溢價率。
除了以優質地塊提振房企積極性之外,上海還降低了競拍門檻,取消了此前的招掛復合打分機制,全部地塊采取掛牌方式出讓,讓原本劣勢明顯的中小房企擁有了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
這也促使眾多新面孔出現在上海土地市場上,可謂百家爭鳴。如首輪土拍中來自杭州的大家房產,時隔多年返滬的佳運置業,成立僅2年時間的宸嘉發展;第二輪土拍中的菀麗華置業、恒文、富紳等;第三輪中的南通亞倫地產也拿下一宗地塊,首次進入上海市場。
招商全年摘地10宗
盡管有眾多新參與者,但能抓住機會大手筆補倉的依舊是全國型房企。在過去的2022年里,在上海土地市場上唱主角的是來自華南的招商蛇口、華發股份和保利發展。
其中,招商蛇口堪稱2022年上海土地市場上的最大贏家,在四輪土拍中合計斬獲10宗地塊,全口徑拿地金額達到357億元,權益口徑拿地金額約為216億元,穩居各大房企之首;包括諸多熱門地塊,如徐匯區斜土街道地塊、青浦區西虹橋地塊、嘉定新城遠香湖地塊等,成交溢價率均在9%以上。
華發股份布局上海的步伐也頗為明顯,四輪土拍共收獲7宗地塊,其中有4宗地塊為單獨獲取,在第三輪土拍中以超80億元的總價單獨摘得了靜安區中興社區一宗宅地,將全年度的全口徑拿地金額推高至250億元,位列各大拿地房企第二位。
保利發展則在歷經了首輪的全程陪跑后,成功在第二、三輪中獲取7宗地塊,總拿地金額約為233億元;由于皆為聯合體的形式拿地,保利發展的權益拿地金額僅約115億元,明顯低于招商蛇口與華發股份。
僅次于華南三大房企,來自福建的“新閩系”建發和象嶼也是今年上海土地市場上的拿地大戶。時常與華發股份聯合拿地的建發,全年共摘得5宗地塊,其中有2個項目已經開盤熱銷;而深耕上海十余年的象嶼,共摘獲6宗地塊,其中有3宗是與招商蛇口合作拿下,總拿地金額超168億元。
另外,其他全國型民營房企在上海土地市場上并無太多表現,僅碧桂園在首輪供地中報名陪跑、龍湖在第三輪以15.4億元的總價摘得一宗地塊,其他拿地民企則為各種類型的中小型房企。
整體來看,在流拍頻現的全國土地市場上,上海仍保持著較高的熱度,成為目前少數完成全年供地計劃的城市。
據克而瑞數據,截至12月9日,上海2022年涉宅地成交規模達560公頃;2022年供給計劃中宅地供應規模為522~592公頃,以平均數557公頃測算,則上海全年宅地供應完成率為100.5%。
上海穩健的基本面、韌性十足的市場表現,是引得如此多房企揮金如土的核心驅動力。
好地研究院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上海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為925萬平方米,同比僅下降0.2%,明顯優于其他城市的表現,堪稱“全國最好的市場”。
進入四季度的上海市場也出現了些許降溫的跡象,新盤的入圍積分門檻降低,非核心板塊的去化明顯變慢,二手房成交量也走低,但中指研究院上海高級分析師陳炬蘭認為,隨著近期“金融十六條”“三支箭”政策落地,在緩解房企融資情況的同時也將為市場帶來一定積極影響,居民置業意愿或將有所恢復。
“2023年在房企融資困境緩解、疫情管控措施逐步放開、居民收入預期有所好轉的情況下,上海房地產市場預計將呈現穩中企暖的狀態。”陳炬蘭指出,2022年上海宅地縮量幅度較小,明年新房市場供應仍有一定支撐,市場成交規模穩定,價格將維持在穩中略漲的趨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