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流動性緊縮等影響,畢馬威中國預計2022年香港新股市場交易宗數及集資總額分別按年下跌25%及70%。不過,2023年情況或有望逐步回溫。
【資料圖】
12月15日,“辣條一哥”衛龍于港交所上市,發行價10.56港元/股,開盤下跌3.41%。從發售結果來看,衛龍在中國香港公開發售的股份獲超額認購15.3倍。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管朱正芹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零售部分認購非常踴躍,直接觸發了30%的零售回撥,這在近期的IPO中是很罕見的。盡管上市后股價有所回落,不妨礙衛龍是近期非常成功的發行。衛龍后市表現一方面跟零售投資者占比較高有關,同時也和全球股市2022年不景氣且上市時間接近年底,基金經理陸續放假或者停止新增投資相關,但預計2023年IPO市場情況會逐漸回溫。
此外,各界預計,中國企業發行GDR的勢頭將在2023年延續。Wind數據顯示,瑞交所待上市的中國企業GDR就有15個。朱正芹稱:“ADR和中歐通GDR適用的是不同群體的發行人,‘中歐通’是境內A股上市公司的一個額外的通道,對于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中國企業打通海外融資通道,是有重要意義的。”
2023年IPO市場或逐步回穩
受股市大漲和低利率的推動,畢馬威數據顯示,全球IPO市場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但2022年全球主要交易所的IPO活動有所減少,年內交易宗數和集資總額分別回落約50%和60%,其中兩個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的新股集資額合共下降超過90%,原因是各國央行急于加息以試圖遏制數十年來的高通脹。
雖然今年起步較為緩慢,但在全球其他市場尚未復蘇的情況下,中國香港市場的集資活動在2022年下半年轉趨活躍,集資總額占全年80%以上。隨著此上升勢頭,畢馬威認為,隨著今年下半年IPO活動復蘇,預計2022年中國香港交易所的總集資金額將在全球排名第三。“由于計劃來年在港上市的申請充裕,預期中國香港 IPO市場的增長勢頭將在2023年繼續保持。”
朱正芹認為,如果通脹逐漸受控,美元加息步伐將可放慢,為股票市場創造有利環境。此前延遲上市的公司或會重啟上市計劃,推動明年全球IPO市場的復蘇。
在2022年收尾之際,瑞銀近期還協助衛龍完成香港首次公開發行工作。盡管市場環境動蕩,此次發行成功高于低端定價,最終定價于每股10.56港幣,總發行規模為1.3億美元(綠鞋前)/ 1.5億美元(綠鞋后)。
據記者了解,去年公司估值一度到達600億元人民幣,但由于今年市場情緒急轉直下,在和投資者協商的基礎上,估值也降至近30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公司對市場變化做出的反應,也是出于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朱正芹對記者表示。
在她看來,消費品行業在目前具有代表性,因其不涉及地緣政治問題和反壟斷監管問題,加之穩定的現金流,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中企加速發行GDR
一個新的趨勢是,中國企業到瑞士、倫敦、德國等交易所發行GDR的步伐也將加速。
2019年6月,華泰證券作為首單GDR發行人,登陸倫交所;2020年,太保、國投電力、長江電力先后上市;今年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將“滬倫通”機制拓展到了瑞士、德國,深交所也納入了互聯互通范圍。
上交所全球業務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浩近期也提及,改革后,境內上市公司對于在歐洲市場發行GDR融資熱情高漲。截至目前,共有5家上交所上市公司在英國發行GDR,3家上交所上市公司在瑞士發行GDR,累計融資金額超過71億美元。深交所有5家上市公司在瑞交所上市,融資金額約19億美元。發行GDR的公司行業分布十分廣泛,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醫療保健、電力、金融、保險等,且均為細分市場的領軍企業。
據了解,現在還有很多滬深交易所的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赴瑞士和德國發行GDR中。朱正芹表示,“GDR是觸及國際市場的良好通道,外加A股流動性佳,GDR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兌回A股,不少中國企業都對發行GDR展現出興趣。”自GDR產品推出至今,瑞銀已牽頭規模前六大項目中的四宗,今年11月助力全球最大消費電池制造商欣旺達赴瑞士發行GDR。
此外,有觀點認為倫交所可能更歡迎國企(除了明陽智能這家風電巨頭,其他四家都是國企),“但事實上倫敦是非常開放的。倫交所和瑞交所的不同之處在于,赴倫交所發行GDR的公司除了應按中國會計準則及法規編制外,還應當按IFRS國際會計準則編制,這導致部分A股公司保持觀望,而瑞交所則對國際會計準則不作要求,因而今年有多家公司選擇去瑞士上市。”她分析稱。
也有觀點認為,部分在瑞交所上市的GDR交投不活躍,就等著120天兌回后做套利。但事實上,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部分赴瑞交所發行GDR的企業體量不大、非行業龍頭,使用的中介以境內機構為主,因而對境外的投資者覆蓋有限,這可能導致發行規模縮水。
朱正芹認為,其實并不存在瑞交所流動性不佳的絕對結論,此前瑞銀和高盛作為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賬簿管理人,協助新旺達在瑞交所發行 GDR,發行規模從3億美元還擴大到4.4億美元。
瑞交所業務發展總監Macro Estermann近期也表示,“這(流動性問題)不僅在瑞士市場,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他建議,需要加強交易前的海外營銷以及在隨后的GDR配售中選擇國際和瑞士投資者,并在GDR上市后進行非交易路演。
至于企業應該如何在倫敦、瑞士、德國等之間做選擇,朱正芹表示,事實上三個市場都十分開放,國際資本都可以觸達,因而企業在選擇上市地時,一是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包括需要拓展的目標市場、可以觸及的目標客戶;二則是要看可比公司,“例如明陽智能認為其可比公司在倫敦,倫敦對其業務模式更熟悉,因而就選擇在倫交所上市。而對于一些高端制造領域的公司,德國可能就是合適的選擇。”
早在11月29日,德交所柏林辦公室首席代表Niels Tomm就在某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們已經在技術上做好了啟動‘中德通’的準備,期待迎來A股上市公司在德國發行GDR。”朱正芹預計,德交所的細則預計明年將會推出,“中德通”屆時可能正式開通。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