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晚間,市值30多億的明牌珠寶(002574.SZ)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起因是一則將擬100億元跨界“追光”的消息。
關注函要求,明牌珠寶說明100億元投資金額的具體用途,并結合達成相關產能所需資金及融資成本,充分論述投資金額設置的合理性;說明公司是否存在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情形;自查是否存在信息泄露或內幕交易的情形等。
(資料圖片)
該關注函所提到的100億元投資,指的是該公司于上周五晚間發布的即將跨界投資光伏的公告。
2月3日晚間,主營珠寶首飾的明牌珠寶發布公告稱,擬在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管理區域內投資建設日月光伏電池片“超級工廠”項目。
根據公告,該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10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二期建設6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及4GW產能的HJT技術電池片。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2022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明牌珠寶的貨幣資金余額為11.07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7.55億元,與擬投入金額差異巨大。
此外,明牌珠寶近幾年的業績表現同樣“堪憂”,最新的2022年業績預虧。
業績預告顯示,明牌珠寶2022年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500萬元至1.4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6342.57萬元,同比下降51.23%,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61億元,同比下降12.99%。
實際上,最近兩年光伏賽道持續的高景氣度成為眾多“明牌珠寶們”跨界“追光”的主要原因。
“這種跨界潮的發生是因為當前經濟形勢下,有些行業不是很景氣,而清潔能源產業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特別是俄烏沖突發生之后,歐洲能源轉型加快,加劇了這種需求,而中國在全球太陽能產業中有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柯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但是,在業績預虧的基本面下,這樣大手筆跨界投資光伏是真跨界還是“蹭熱點”,是否真的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似乎仍有待驗證。
在光伏行業嚴重“內卷”和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主營業務為光伏的小企業尚存被“淘汰”的風險,更毋論明牌珠寶等跨界企業。
“可能在這兩年內,一些小規模的(光伏)企業在與大企業競爭的過程中會面臨落后產能加速出清的風險。這些小企業可能因為缺乏技術積累,比如買了單晶爐后直接進行拉晶切片,而一線企業一般會先根據自己的技術路線先進行智能化的改造。”某一線光伏企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股價方面,2月6日,明牌珠寶開盤在競價階段便“一字漲停”,而后牢牢封住漲停板,報6.64元/股,漲幅9.93%。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