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在全國9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中率先推出知識產權出口專項政策,引導企業高價值專利國際化運營,加快知識產權高端服務集聚。
據了解,武漢東湖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業一直走在全國發展前列。2022年,東湖高新區先后獲批建設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首批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園區,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順利通過驗收。2023年1月,國家級光電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落戶光谷。
此次發布的“光谷知識產權出口八條”主要包括:出口產品被認定為專利密集型產品的企業,每件產品獎勵50萬元,單個企業當年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服務機構與國內外頂級知識產權學者、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專家、知識產權實務界專家等開展合作的,經認定獎勵機構30萬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性組織在光谷設立分支機構,一次性獎勵400萬元;對新落戶物理集聚區的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單個機構3年內每年最高補貼房租或物業費50萬元。
“隨著中國企業發展壯大,我們的許多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過去,為尋找知識產權運營相關服務機構和人才,我們需要花費相當的精力。這些政策發布,可以為光谷企業儲備很多這方面的優質資源,讓我們在本地很快就能找到相關的服務。”武漢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總監楊喆表示。
知識產權服務是經濟全球化時代重要的貿易資源。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全鏈條”發展水平大幅提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識產權收入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持續提高,知識產權出口遍布全球143個經濟體,進入全球百強的科技集群數量躍居全球第二,創新指數排名從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12位。這些細分指標表明,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
為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國家知識產權局等17部門去年底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到2030年,知識產權服務高質量、多元化供給持續擴大,從事知識產權服務的規模以上機構超過2000家,行業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知識產權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執業專利代理師超過5萬人,訴訟型人才超過8000人,建設一批融入產業、服務創新、輻射全國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形成上下游優勢互補、多業態協同發展、區域布局合理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除上述“光谷知識產權出口八條”以知識產權出口貿易作為突破口外,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等地也將知識產權服務業寫入了“十四五”規劃,促進高端知識產權服務與區域產業融合發展。比如粵港澳三地將攜手打造大灣區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高地,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離岸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推動大灣區知識產權出口貿易,支持在內地及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帶動推動更多知識產權創新型改革試點項目先行優先落地大灣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