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農墾曾經在荷斯坦育種上做出過重要貢獻,建議繼續在乳肉兼用牛品種的培育上做出新貢獻。”2月23日,在2022中國農墾乳業聯盟成員大會上,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劉成果給出該建議。
中國乳業,始于農墾。作為中國乳業發展的“國家隊”和“排頭兵”,農墾乳業與眾多“第一”息息相關,比如中國第一個專業奶牛品種在這里培育,因此,農墾奶業也被譽為:新中國奶業奠基者、中國奶牛育種先行者等。
【資料圖】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邵明君稱,農墾乳業是新中國奶業發展的奠基者、排頭兵、壓艙石。70多年以來,農墾乳業培育了眾多知名企業,是中國乳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他提到,盡管當前乳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變化,各種不確定因素相互交織疊加,但從長期發展潛力來看,我國的消費態勢沒有改變,乳品消費市場依舊很樂觀,乳業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育種是乳業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工作。20世紀中期,在農墾國營規模化牛場,中國開啟了專業奶牛品種培育的歷程。1985年,中國育出了中國黑白花奶牛,后來改為中國荷斯坦,專業奶牛品種在中國誕生。
劉成果稱,中國乳業當前應用的品種主體是荷斯坦,其在國內乳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絕不能否認,但是目前荷斯坦正逐漸表現出諸多弱勢:一、不耐粗飼料,伙食費高;二、容易得病,獸醫費用高,一旦得病吃藥,就要倒奶,損失很大;三、服務周期太短。因此,靠荷斯坦單一品種很不經濟,應該在品種培優上下新功夫。
培育乳肉兼用牛,就是品種培優的突破口。“這一點具有戰略意義,一定要引起重視。”他說,國內之前也有過乳肉兼用牛,不過偏肉用,產奶量并不高。今后要培育的新品種,應該引進歐洲西門塔爾牛的遺傳物質與荷斯坦牛雜交,培育出新型乳肉兼用牛。
從業內實踐來看,新型乳肉兼用牛,具有綜合效益高的優勢,既產奶又產肉,既抗病又耐粗飼料,既能降本又能增效。劉成果稱,以伙食費為例,荷斯坦奶牛一天估計在75元左右,新型乳肉兼用牛只需要50元就夠了,這能從成本上降低1/3。
此外,在對抗市場風險方面,尤其是在當下,牛奶價格進入下行周期,乳肉兼用優勢更加凸顯。比如,由于飼料成本低,能夠扛得住牛奶價格下行。即便再下行,也可以母牛轉肉牛,殘值也很高。
“如果單純養肉牛,從母牛懷孕到產犢,再到牛犢出欄,中間這一段時間純投入,沒有回報。一般飼養者承受不起,往往越養越少。如果養新型乳肉兼用牛,既容易做到維持自然再生產,又容易做到維持經濟再生產。”劉成果說。
考慮到國內黃牛存欄量迅速下降,就在于母牛養不起,不足以支撐自然再生產。由此導致黃牛越來越少,牛肉價格越來越貴。同時,為滿足國內需求,中國每年還需要進口相當一部分牛肉,甚至出現進口走私等非法行為。
劉成果稱,現在民間已經組織了一個新型乳肉兼用牛育種聯盟,但是光靠民間勢單力薄,建議農墾繼續在乳肉兼用牛品種的培育上做出新貢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