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再次因去年的鎳交易風波遭到索賠。
港交所3月8日公告稱,五家投資機構向LME和結算公司(LME Clear)提出索賠,索賠金額超過1000萬英鎊(約人民幣8200萬元)。此外,LME和LME Clear還面臨另外一宗約200萬美元(約人民幣1400萬元)的申索。
(資料圖片)
港交所公告顯示,LME和LME Clear管理層認為,相關申索毫無法律依據。
回顧2022年3月份,LME鎳期貨上演了一場史詩級的逼空風波,令LME一度暫停了鎳合約交易。此后,LME面臨機構訴訟不斷,截至目前,相關投資機構的索賠金額合計約為37.5億元人民幣。
LME屢遭巨額索賠
港交所3月6日公告稱,因為去年暫停鎳交易,LME和LME Clear被AQR Capital ManagementLLC、DRW Commodities LLC、Flow Traders BV、CapstoneInvestmentAdvisorsLLC及Winton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五家機構,索賠8000萬英鎊(約人民幣約6.6億元)。
早在2022年6月,對沖基金Elliott也就相關事件,向LME和LME Clear提出索賠4.5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0億元。
該申索于2022年6月1日提交給英國高等法院。原告對沖基金Elliott主張,LME取消英國時間去年3月8日零點或之后執行的鎳合約交易不合法。但LME管理層認為,該申索毫無法律依據,將積極抗辯。
回顧倫鎳事件始末,2022年3月7日,倫鎳期貨合約價格突然大幅拉升,從開盤的每噸2.9萬美元大漲至收盤時的約5萬美元,單日暴漲73%。隨之,持有20萬噸鎳空頭頭寸的青山集團,因缺少可交割的現貨而陷入逼空危機。3月8日,該合約繼續暴漲,一度突破每噸10萬美元,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一度超過250%。
LME于3月8日宣布暫停鎳交易,并取消了3月8日0點后的所有交易,才使得多頭被終止“圍獵”。
根據港交所公告,LME決定于當日英國時間8點15分起,暫停所有鎳合約的交易,并將所有于當地時間3月8日0點或之后執行的交易取消。此暫停交易的決定,是因為鎳市場已出現失序的情況。LME追溯性地取消交易,是為了讓市場回到LME可以確信市場是有序運作的最后一個時間點。LME強調一直以市場的整體利益行事。LME鎳交易其后于3月16日在 LME 所有執行交易的場所恢復進行。
LME的英國監管機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和英國央行曾于當年4月表示,將對該交易所的治理、市場監管和風險管理進行審查。LME也將任命一個獨立機構對事件進行審查。
場外監管體系面臨重建
倫鎳逼空事件后,LME監管政策開始改變。
首先,當鎳交易經歷約一周的暫停之后,LME鎳交易重啟并首次設置了漲跌停板制度,但期間中斷交易多次等一系列操作,引發了市場對LME的信任危機。
LME首席執行官馬修·張伯倫(Matthew Chamberlain)認為,正是由于沒能及時對場外頭寸實施風控管理,使得倫鎳逼空行情驟然爆發。盡管此前LME已經對鎳交易采取了限制每日漲跌幅等舉措,但大宗商品場外交易市場的不透明性以及價格大幅波動,都可能再次引發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
為了防止鎳逼空事件再次發生,LME于5月13日公告稱擬修訂場外交易報告規定,要求會員定期報告其場外金屬頭寸的細節。
具體要求會員報告所有可實物交割的金屬,包括鋁、鋁合金、鈷、銅、鉛、NASAAC、鎳、錫和鋅的場外頭寸詳細情況,并建議將問責級別擴展到場外頭寸。
實際上,近年來LME與會員和其他相關方,就提高金屬場外交易透明度的必要性進行了討論,但曾遭到部分市場參與者的抵制。2020年,LME也發布政策要求會員提供有關金屬場外交易的信息,但這些措施在應用中效果有限,只能用于明顯、以及已發生的市場濫用行為,無法預防風險。
LME稱,此次突發事件表明,場外交易活動可能對整個LME市場產生影響,并認為現在有必要加快引入定期場外交易報告制度。
馬修·張伯倫曾坦言,LME鎳價格回到正常水平和自由交易恢復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