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日,國新辦就“守國門、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關力量”舉行發布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介紹,跨境電商從無到有,“買全球”“賣全球”,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新時代十年,跨境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期,過去五年,從2018年進出口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2年的2.11萬億元人民幣,應該說在量大幅增長的同時,跨境電商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越來越多中國制造的商品通過跨境電商進入國際消費品市場。目前,在全國已經設立了16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目前已經覆蓋31個省市區。
孫玉寧稱,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新業態,呈現出蓬勃發展生機。同時,對全球的國際貿易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在逐漸摸索,跨境電商有別于傳統的貿易方式和貿易特點,它呈現出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點。數據顯示,跨境電商的進口清單數量是同期貨物報關單數量的56倍,每單平均價值不足貨物報關單的萬分之三。在監管過程中,我們查獲了槍爆物品、毒品、管制類精神藥物、侵犯知識產權物品、“異寵”等違禁品。應該說,這些新情況都對海關監管工作提出了挑戰。
孫玉寧指出,針對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和特點,我們出臺了不同于傳統貿易的通關管理制度,通過分類管理,“量體裁衣”打造了適合跨境電商特點的海關監管模式。在原有“企業對個人(B2C)”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好服務于“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企業對個人(B2B2C)”的監管政策;在這個過程中加強科技賦能,開發應用上線了統一版跨境電商監管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對交易、支付、物流等相關數據的集成管理。同時,我們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備案無紙化,實現“一地備案,全國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關備案的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已經達到1713家。
孫玉寧表示,下一階段,海關將繼續堅持“創新、包容、審慎、協同”的監管理念,堅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在強監管上“下功夫”。一是運用智能化的驗核手段,通過對報關單證的真實性驗核,防范跨境電商走私行為;二是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的協作,把風險防范關口前移,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和海關監管風險;三是廣泛開展商品條碼應用,加強對商品溯源管理,讓消費者安心放心;四是持續關注境外食品安全問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另一方面要在優服務上“出實招”。一是支持跨境電商企業電子繳稅,便利企業線上辦理;二是推廣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用”,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業成本;三是強化數據分析服務,為新業態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預期引導;四是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服務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五是持續完善進出口退貨措施,解決企業和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