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但與此同時,新能源綠色企業融資問題也“困擾”著行業發展,特別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
“下游經銷商小而分散,50%的市場來自1000萬元以下采購額的小微企業,大經銷商的貸款有很多替代產品,但是終端小微需要新的解法。”有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綠色供應鏈金融或將大有可為。
政策利好下,光伏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2022年全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55%;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
【資料圖】
隨著光伏產業經營的擴大,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在提高。但目前,光伏產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仍比較突出。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2023年初,整個光伏主產業鏈(包括玻璃、背板角膜等主要材料)累計可查的投資額超過2萬億元,當前主要的融資方式還是銀行融資和權益融資。很多小企業在權益融資方面渠道相對缺乏,需要金融機構進行突破性商業化安排。
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表示,由于適用于小微企業的綠色標準不夠清晰,哪怕天然擁有“綠色基因”的光伏行業上下游小微企業、小微經銷商,也難以拿到綠色信貸。未來,需要推動小微綠色標準的制定,為更多行業中的小微爭取到更普惠、更綠色的服務。
事實上,盡管小微綠色金融成為金融機構發展重點,但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缺失環境數據,且這類融資主體貸款規模小,金融機構對其進行綠色審核與授信的成本較高,傳統項目申報制并不適用,導致小微經營者長期無法獲得綠色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
如何讓綠色金融惠及供應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正成為不少地區金融改革的重點之一。
事實上,在發展普惠綠色金融方面,浙江省已進行了不少嘗試。2022年11月,由北京綠金院、螞蟻集團、芝麻企業信用、網商銀行等單位聯合起草,浙江省金融學會正式發布的《小微企業綠色評價規范》團體標準,明確了小微企業綠色評價的對象、原則、指標及程序。該標準也是全國首個支持小微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金融標準。
“在這個過程中,科技賦能很重要。”在近日舉辦的網商銀行綠色金融論壇上,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ESG中心副主任張芳表示,小微企業由于自身業務特征所決定的數據和信息流缺乏,是金融機構開展業務過程中非常大的制約因素,金融科技可以有效解決這方面問題。
如何利用科技賦能綠色供應鏈金融?“數字化可能是小微綠色金融難題的最優解。”網商銀行現金管理部總經理黎峰介紹,一方面,網商銀行運用“小微企業綠色評價”團體標準,借助其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的科技能力,搭建“小微企業綠色評價模型”;另一方面,將模型產品化,運用于實際信貸業務,上線小微主體綠色評價功能,并將評價結果內嵌至服務于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小程序中,實現小微綠色評價的自動化及價值化。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網商銀行已累計完成623萬家小微企業的綠色評級。其中,超過42萬家小微企業通過綠色評級獲得了綠色信貸優惠。
從應用層面上看,數字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成為不少綠色企業新的增長助推器。以網商銀行數字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大雁系統”為例,通過大數據風控,為品牌供應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提供金融服務,探索在光伏行業的應用。目前,光伏行業排行前10的品牌中,8成已接入大雁系統。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大雁系統合作的首家品牌。“網商銀行創新性地在建設期為經銷商和EPC提供數字信用貸款服務。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0人工干預的授信模式效率極高,解決了部分小微企業建設期融資的痛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楊豹告訴記者,獲得大雁系統服務的天合光能經銷商中,7成是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