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經濟走勢將呈現前低、中高、后穩的態勢。需求不足和預期不穩仍是主要矛盾,但也面臨著政策疊加效應、缺口效應等積極因素。”
(資料圖)
14日,在2023中國不銹鋼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高端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對今年的經濟形勢做出了上述預判。
牛犁預計,一季度GDP增速或在4%左右,二季度可能上升到7-8%之間,三四季度回落到5-5.5%。
他提到,今年有四大效應在推動經濟增長。第一是政治周期效應,黨的二十大擘畫了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年以來各地落實二十大精神,全力拼經濟。第二是政策的疊加效應,去年以來出臺的穩增長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政策的效應在逐漸顯現。
缺口效應和基數效應也將助推經濟增長。牛犁表示,根據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約為5.5%,當前我國實際經濟增速與潛在經濟增速存在較大產出缺口,2023年將向潛在經濟增長率逐步回歸。而且在去年低基數的基礎上,2023年經濟增速也將呈現出恢復性增長態勢。
此外,中長期規劃也將發揮支撐作用。牛犁認為,進入“十四五”的第三年,部分國家和地方的規劃項目、新舊基建項目加快落地,對穩定投資和增長都有重要推動作用。同時,疫情催生的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加速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
穩住重點行業是今年穩經濟的重要抓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穩住鋼鐵、汽車、電子等在GDP中占比較大的重點行業,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中國特鋼協會秘書長劉建軍在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鋼鐵工業正處于增速轉軌、結構轉型、動能轉換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行業整體進入了新一輪的下行周期,呈現出下游需求疲弱、生產成本高企、盈利水平大幅度下滑的態勢。展望2023年,盡管全球供應鏈情況將有所改善,但受高通脹、能源價格升高和貨幣緊縮政策影響,全球經濟恢復放緩,鋼鐵需求增長形勢并不樂觀。
去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疫情反復和下游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遭受沖擊,利潤大幅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中鋼協重點統計會員鋼鐵企業總體營收65875億元,下降6.4%;利潤總額982億元,大幅下降72%。
穩住鋼鐵行業,劉建軍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數字轉型,構建集專業、高效、智能于一體的生產制造系統,提升企業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二是推進低碳綠色轉型,在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減碳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不斷拓展特鋼和不銹鋼產品的應用場景,尤其要拓寬國際化的視野,拓展精細化工、鋼結構建筑、供水管網、新能源儲運、建筑及裝飾用材等市場空間。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表示,我國鋼鐵行業已進入“減量、調整”的發展階段。鋼鐵企業要強化行業自律,主動控制生產節奏,用好粗鋼產量調控、環保限產、差異化電價等調控政策,強化超低排放改造和能耗雙控約束,加大節能監察力度。
他特別提到,要推進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我國鋼鐵行業企業數量較多,行業集中度低,這一方面容易引發鋼鐵企業“打價格戰”,無序競爭,不利于形成行業發展合力,另一方面也會分散在鐵礦石等原材料領域的對外話語權。
范鐵軍認為,中國鋼鐵已進入了兼并重組的重要窗口期和歷史機遇期。通過實施兼并重組,進一步做大企業規模,有利于集中研發力量,攻克前沿技術、“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從企業格局來看,范鐵軍認為,長期來看,將形成領航企業建生態圈、專業企業穩產業鏈、同質企業拼成本線的“三分天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