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龍頭股韋爾股份(603501.SH)的一季報“傷透”了投資者的心。
4月18日晚間,韋爾股份發布了2023年一季報,單季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滑77.81%,是公司上市以來最差的一季報,其稍早前發布的2022年年報也是上市后最差年報。
(資料圖)
目前,消費電子芯片仍然處于艱難去庫存狀態,消費電子產品銷售。盡管韋爾股份的庫存,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但一季度末的庫存規模仍超過百億元。業內認為,由于消費電子需求沒有復蘇,主動去庫存依然是韋爾股份二季度的主旋律。
多數機構者選擇拋售離場。截止一季度末,持有韋爾股份的機構總數只有9家,去年年底則為536家,這是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韋爾股份的機構投資者數量首次降至個位數,但一季度北向資金加倉韋爾股份1400萬股。
4月19日早盤,韋爾股份股價卻沒有受到一季報影響,反而跳空高開,盤中大漲6.86%,但隨即沖高回落,截至發稿漲幅已不足%。
上市后最差一季報:扣非凈利潤僅為上年同期2%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韋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3.35億元,同比下降21.72%;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降77.81%;扣非后凈利潤為2196.45萬元,僅為22年同期9.02億元的2.43%。
主要經營指標中,有所好轉的是現金流,一季度,韋爾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13.83億元,同比增長273.43%,原因是在主動去庫存階段,公司采購商品減少,使得現金流明顯提升。
從存貨指標變動來看,韋爾股份加大了去庫存力度。存貨由去年去年四季度末的123.56億元,下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07.69億元。二去年三季度末,該公司存貨金額為141.13億元,存貨規模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
一季度開局不利,韋爾股份二季度業績能否好轉?目前市場基本已達成一致預期:周期層面,去庫存是行業今年上半年的主旋律,預計上半年末行業庫存有望恢復健康水平,下半年復蘇的預期可見度較高。這也意味著韋爾股份上半年業績難有明顯起色。
2022年以來,消費芯片供過于求,產品量價齊跌。消費電子經歷“至暗時刻”,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億部,創下2013年以來最差記錄,同比下降12%。中國市場也較為慘淡,去年出貨量為2.76億部,同比下滑16%,同樣創下2013年來最差。從已披露年報的消費電子芯片設計廠商來看,利潤端大幅下滑是普遍現象,更有不少企業利潤由盈轉虧。
2022年韋爾股份的圖像傳感器業務來源于智能手機市場的收入,從2021年97.08億元下滑至53.97億元,減少44.4%,是其凈利潤同比下滑77.88%的主要原因。去年,韋爾股份股價狂瀉66.39%,最低價跌至66.64元,較歷史最高點的254.61元,累計跌去73.82%。
多數機構離場,外資逆勢買入1400萬股
今年一季度,尤其是2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出現近14年來最嚴重的下滑,同比下降超過20%。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數據,2月份的全球銷售額從2022年2月的500億美元下降到了397億美元,同比下降20.7%。上一次月度銷售額下降幅度如此之大是在2009年。
當前,全球消費電子巨頭壓力都頗大。受存儲芯片持續降價影響,三星電子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下滑幅度更為驚人:一季度營收63萬億韓元,同比大幅下滑19%,營業利潤6000億韓元,同比下滑95.75%。三星電子上次出現季度營業利潤跌破1萬億韓元,還是發生在2009年第一季度,當時為5900億韓元。
而A股科技股走出獨立行情,半導體概念炒作熱情高漲,韋爾股份股價超跌反彈,截至4月18日收盤,今年的漲幅達到35.17%,總市值重回千億行列,達1234億元。
但大多數機構投者仍看空韋爾股份,截止一季度末,僅9家機構持有公司股份,持有股份數量占流通股比重為26.62%,去年四季度分別為536家、33.14%。
其中,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減持韋爾股份269萬股,為第六大流通股股東。不過,北向資金仍繼續加倉,繼去年四季度增持416.95萬股后,今年一季度大手筆買入1407.68萬股,總持股數量為1.06億股。另外,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也連續兩個季度增持韋爾股份,一季度增持股份數量為154.63萬股。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