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進一步釋放民營經濟活力,中國經濟發展仍需建立更好的產業制度,并推出更簡潔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
29日,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第十四屆領軍者年會上,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表示,從中長期看,中國仍需要通過一系列市場化改革舉措,進一步把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做大做強,發揮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創新作用,創造一個具有競爭性和活力的市場主體。這些舉措包括優化“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些基礎制度。
彭森強調,要把競爭政策作為國家的基礎性政策,這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標準。
如何做到這一點?進一步完善公平競爭市場機制是關鍵。彭森表示,中國近年來持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包括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和數據這幾大要素的改革。這些有可能仍是今后一兩年之內的改革重點。“地方現在這方面(改革)的積極性很高,今年有可能推出一些綜合性試點方案。”
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彭森認為,應堅持實施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開放。具體包括三方面:其一,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其二,創新服務性貿易的對外開放的形式,包括金融領域在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方面的開放;其三,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